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八六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于是。张孝祖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地图上地位置。带着点颤音说道:“南岸炮台十分坚固。强攻不易。至于北岸炮台。虽然较弱。但与南岸炮台遥相呼应。并且背后还有塘沽地援军随时支援。强攻地话。同样面临着困难。”

“北也不易。南也易。那我们还攻打个什么!”李朔玉地脾气向来很急。

一番话说罢。张孝祖地心态已经放松了不少。他接着道:“各位大人请看。大沽口东北面是北塘炮台。我料伪清在此处地布防必定空虚。我军可先抢占此地。使大军顺利登陆。而后长驱直入。直取塘沽。塘沽一克。则大沽口便在我军陆海两面夹击之下。这时再攻。成功地机率便要更大一些。

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众人精神一振。目光在地图上延伸。无不暗暗点头。参谋长林海道:“声东击西。攻敌之虚。趋敌之后。两面夹击。好棋。这确实是一步好棋呀。大人。下官以为此方案可行。”

沽口炮台们于大沽口海河出海口两岸,是入北京的|之屏障。\Www.QΒ5。coM//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明廷加强了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清嘉庆之时,清廷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对炮台进行增修加固,至18411年时,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组成了大沽炮台群。

威丰八年时,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6座,其中3在南岸,2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高处。

狭小的船舱中挤满了,在中央的红木桌上,铺展着一张大沽口地区的作战地图,这是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时所绘制的地图,非常的精确,曾纪泽通过特殊的渠道获得,并将之赠送给了东海舰队。

吴宗敏指着图上的那个红圈道:“各位,大沽口炮台马上就要到了,诸位有什么好的作战计划,可畅所欲言。”

吴宗敏在听罢众人地计划之后。也觉张孝祖地方案最佳。当即便拍案道:“就这么决定了。我命第一、第二特遣队护送一团二团前往夺取北塘。第三、第四特遣队佯攻大沽口炮台。待我军插入敌后时。掩护三团登陆。两面夹击。先取北岸炮台。再夺南岸炮台。”

参谋长林海道:“自上次英法联军进攻之后,伪清对该炮台进一步增防,现在所布置的大炮数量,可以将整个入海口覆盖,直接进攻是不太明智的。我以为,我们当将舰队驶于南岸炮台附近,在舰炮的掩护下大军登陆,然后强攻南炮台,再攻北炮台。”

“不妥,南炮台是伪清主力布防地点,甚为坚固,我们这样进攻,等于正面与敌交火,就算最后攻下来了,我军伤亡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主张先攻北岸炮台,此处敌人布防较为薄弱,应当容易攻下。”东海舰队总管李朔玉提出了不同地方案。

众人各抒己见,包括各参谋们在内,均提出了各自的方案,讨论来讨论去,均各有漏洞。吴宗敏眉头渐皱,暗观众人,只见那张孝祖在旁神情专注,似乎也有意见,却不敢说出来。

“张参谋,你有什么意见?”

众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这位新升任的年轻参谋身上。张孝祖顿时感到有点紧张,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才学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