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汉逐鹿 > 第一九六章 卧龙摆水初惊世

第一九六章 卧龙摆水初惊世(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厅之上,济济满堂,庞德公高坐于上,满脸不忍地叹口气道:“这些年来,刘景升在荆州虽无大功,但也无大过,如此设计他,似乎有些过了。”

“叔父此言差矣!”

高声反对的,不是别人,正是庞德公的侄子庞统,时年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博学善辩之名,在荆州已是人尽皆知。

被自己的侄子在公开场合反驳,庞德公的脸上多少有一些挂不住了,刚想要开口斥责,那边司马徽已经打着圆场呵呵笑道:“士元有何高见?”

庞统淡然道:“刘景升此人,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稳重有余,进取不足。若在盛世之时,或可为一代贤臣。但如今天下,烽烟四起,诸侯并立,若无气吞山河之志向,则早晚为人所噬。河北韩俊,中原曹操此二人,皆乃是当世人杰,胸怀万里,早晚必有一战。此战胜者,也必将一统长江以北,天下三分而独占其二。若荆州还如今日这般不思进取,则早晚必毁于兵戈战火之中。依我看来,独善其身,绝非自保之道。以战止战,方是正道!荆州鱼米之地,地沃人丰,战船千余艘,带甲十数万,若是早觅良机,驱兵北上,则此时天下或早已平定。只可惜刘景升目光短浅,坐失良机,因此我才会说,无功便是大过!”

“痴心妄想!”

蒯越满脸的不屑之色,看都不看蔡瑁一眼,望着浩渺无垠的大江缓缓道:“自先祖蒯通公以来,我蒯家立世已四百余年,虽少有驰名天下之无双国士,但也从无首鼠两端不义之徒。景升公与我,本有知遇之恩,蒯越出于无奈在祸乱之中作壁上观本已是心如刀割,又如何会与其刀兵相见?做那忘恩负义之举?”

蔡瑁的脸上,一片躁红。刘表对蒯家不薄,对他们蔡家更是恩厚。续弦蔡氏不说,更提拔他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师之位。

狠狠地瞪了蒯越一眼,蔡瑁转身便走。

蒯越目送着蔡瑁的背影离开,轻轻叹息着摇了摇头,“从此之后,荆州多事矣!”

“啪啪啪啪!”

一阵清脆的击掌声响起,庞统对面站起一人来,身长接近八尺,面如冠玉,剑眉飞扬,目若朗星。

庞统的脸色微变了一下,轻哼一声拂袖道:“都说诸葛孔明有卧龙之才,可是今日看来,也不过只会借势罢了。”

襄阳城南五十里,有一座层峦叠翠的小山名叫玉溪山,山上泉流淙淙,云遮雾绕,景象万千。

玉溪山下,彝水之上,有一处坐南朝北的四合小院,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占地虽然不大,但却是青砖黛瓦,古朴素颜,隐于一片绿树红花之中,藏于花香鸟语之间,好似人家仙境一般。

小院门口,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六个古篆大字。也道出了此间主人的来历,正是别号“水镜”的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因中原战乱而南徙荆襄,因为人清高拔俗,而受到庞德公的赏识,再一次聚会之上,当众称赞司马徽“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水镜”司马徽,因此而得名。

司马徽人送外号“好好先生”,盖因为他很少与人起争执,因此也就成了荆襄本地士人与逃难过来的北方人之间交流的桥梁,而水镜庄,自然也就车水马龙人来如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