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二百六十一章 - 迁家使命

第二百六十一章 - 迁家使命(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建房!迁家属!”我咬牙切齿地下令。

尽管太昊主张自由恋爱。但对于某些“有妇之夫”而言,再这么放任下去,恐怕太昊礼部的许多铜牌得重新铸过了。而码头工人和少得有限的坊织工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一对一的简单关系,码头上过半地匠人都是已婚人士。就算不能把局面完全控制住,起码也能让那些成年男人们稍微收敛一些。

这个码头上。目前只有我是带了家属的,要是不能为这些壮男们多考虑一下,也可算得上是我失职。

一队骑兵带着我的命令,在众多单身男人的垂涎目光中奔太昊城而去。

而从造船后期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匠人们以空前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小型住房的建设中去,这一次我明确规定,凡已经结婚的匠人,家属到后,每人可以分到一个单间,而完全独立地房子则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建成。

最后的收割结果出来,比我们此前预期的要多一些,平均亩产近150斤,大楚村在太昊8年的收成达到370吨左右,共需要7间大的仓库。/Www。qb5。com/由于眼下村中的仓库和晒场建设都跟不上需要,多数粟穗是在屋顶上和木架上晾晒的。

等粮食入库时,临时的“宗庙”内都放了数个大型木斗仓,将人们赶建的几间木屋全部派上了用场,却仍不能满足存放所需。元方此时开始急着要我将粮食运往码头了。

“爸,新建的那个码头叫什么名字?”元方对铜码头和盐码头是甚为熟悉的,也随骑兵们去过几次,所以对这个新码头颇为好奇。

“呵呵!离大楚最近,当然叫‘大楚码头’了!”我笑道,并在计划里将渡过大江后的在对面兴建的那个码头叫作“湘楚码头”,算是对后世的一点纪念吧。

近百吨粮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运到了大楚码头,从此码头上的族人们没有了对粮食的担忧,可以全力投入到码头建设上去。

按我的要求,太昊城内还得选派部分年青女子到码头上参加建设,下一步我们不能只*大楚供应粮食,码头也得有自己的粮食生产计划。

但还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我没有跟族人讲:移民江南!

当初的大量集中人口是为了文明层次地提高,如今的少量移民则是为了文明地扩散,以及新的作物种植、生存环境开拓。

进入十月以后,秋高气爽,大江边上应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我的记忆里,后世的秋季应该比现在要冷一些,但我现在基本上还是在穿着过夏的那些麻衣,一点也没有觉得冷,虽然有时温差大一点,对我也没有什么影响。太昊的麻衣已经运到,十来位熟练的纺织工也随之赶到,为码头建设者们带来了按族长风格缝制的“工作服”。

初时,刚脱下兽皮裙的族人们穿上这麻布衣,还满身的不自在,但看到族长“以身作则”,加上前来的纺织女工们穿着麻布裙的效果不错,也就扭扭捏捏地接受了。过了几天。发现这东西又轻又透汗,工作时穿着挺舒服,便再也不愿意脱下来。

这可不行。时间长了,这麻衣上的污渍太多,看上去就有问题了,味道甚至比原来地兽皮也好不到哪里去。为此。仿织女工们临时组成了一个“洗衣班”。为码头工们洗涤穿脏了的衣服。

这时,族人们才体会到麻衣的另一个好处:兽皮衣服是基本上不用洗地,一穿就穿到脏烂不堪才抛弃,但麻衣却可以不断“再生”,稍洗一下就会跟新的一样。

但这种示范并没有让工人们养成自觉洗衣的习惯。刚开始我看到工人们在纺织女工的催促下,当面就把衣服脱得精光,连底裤都取下来,然后浑不在意地转身立即投入工作,对此我还有一点视觉上地冲击,到后来看到码头工人中有少数幸运者已经开始与纺织工们单独外出,神态亲密,才发现这些家伙对纺织工打地什么主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