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 > 第263章 论那开挂一般的进步

第263章 论那开挂一般的进步(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朝。

嬴政:……

总而言之,让含碳量维持在一个恰当的区间,这便是能炼成钢的秘诀。

东汉时期,老祖宗们发现,在经历过反复的锻打之后,就能使铁获得足够的韧度和硬度,这便是许多人熟知的“百炼钢”技术。

但无疑,这样的制钢费工费时,价格昂贵。

咳,在这里说一些题外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原句是出自魏晋刘琨的《重赠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冶炼熟铁的方法。

冶炼熟铁时,是需要将温度提到了1500多度,达到铁的熔点使得铁矿融化。

这样炼出来的铁,相对柔软,塑性好,可以拉成丝,但是硬度不够。

而到了两汉时期,我国发明除了炼钢的方法,还有两种。

这样炼出来的钢,具有两者共同的优点,不仅硬度强,且韧性好,是古代铸造兵器的最佳材料。

反正一看这百炼钢就很硬就是了。

那我到底要说什么呢,我要说的是,近些年,我国有这样的一些突破,虽然不能让钢铁成绕指柔,但能徒手撕开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它的厚度只有0.015毫米,一根头发丝是它叠起来六层厚,是不是特别薄。

这可是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我国产的。]

虞美人说话时,带着浅浅的嘚瑟情绪,颇有种不只有你们在进步,我们也没有退步的感觉。

而三者最直观的不同,便是所含碳量。

生铁的含碳量是较高的,超过了2%,熟铁的含碳量则低于0.05%,而钢的含碳量则介于两者之间。

而汉代的人们,恰恰就是从实践中发现了这一点,从而发明出两种炼钢方法。

第一种是将生铁中的碳排出,叫做脱碳炼钢法。

第二种是在熟铁中加入热渗碳,以提高熟铁的含碳量,使之成为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