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 第141章 独创“前三后三”机制(求订阅

第141章 独创“前三后三”机制(求订阅(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提的这个建议有关人的本性,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

队员们都会认真努力的去训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能进A大队的战士,没有人会偷懒。

可在没有竞争关系的情况下,队员们就不会有任何压力。

其次,训练的设备和设施太有限,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手搓,根本支撑不了一整个中队。

除非训练方案大规模普及后,由专门的军工厂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才能够保障更多人的训练。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觉得……

试训人员不用也不能太多,一个小队就差不多了。”

一个中队有三个小队,拿出来一个小队作试训改革,还有两个小队没有动,正好可以维持中队正常运转。

“只要你觉得没问题就行,毕竟你才是负责人,我只是给你打下手的,哈哈。”

袁朗幽默的开了个小玩笑,随即转到第二个核心板块问道:“人员方面,你准备怎么安排?

是整个三中队全部上,还是说,先挑选一部分队员参加,做实验性的训练?”

试点改革嘛。

什么都存在不确定性。

而一个小队15个人,也是满足试训各方面需求点,比较合适的一个数量。

“你考虑的很周到,说的也很到位,可以按你说的办,不过……”

袁朗特意加重语气提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训没有奖惩机制,就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激发不了他们的潜力。

所以,我觉得试训人数可以,就固定你说的15个,不过,试训名单必须更灵活,不行的就退下来,换其他人上,不应该固定是哪15个人。”

袁朗还是老练的呀。

怎么安排参加特训的人员,最有利于本次试点改革计划,又不会影响到三中队本来的运转。

这个问题非常的关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认真考量。

“有关参训人员,我早就考虑过,已经有了头绪,你先听听看可不可以。”

成龙整理了一下思路,徐徐说道:“我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的。

首先我们这次只是试点改革,主要目的不在于训多少,而在于测试我的这套方案可不可行,是否合适进行大范围推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