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509章 大明口粮的急迫性,英国公回京

第509章 大明口粮的急迫性,英国公回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现实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一千万顷至少有三分之一种植其他农作物,诸如花生、芝麻、蔬菜等等,剩余六百六十万顷才是主食。

接下来数年内,小冰河加剧,全国大旱大涝蝗灾四起,耕畜减少、肥料缺乏、土地贫瘠,收成能有三成就不错。

人均不足三百斤,不劳作维持生命足够了,体力活就不要想了。

更要命的是,耕地大部分在士绅富商手中,即便现在还地于民,想要全部从他们手中全部释放出来,也得三五年的功夫。

士绅富商手上的地到底怎么办?朝廷出银子回收,即便是均价每亩一两银子,朝廷也负担不起。

朝廷救灾不及时,饥饿之下,百姓什么都能做的出来,打砸抢劫之下,更多不安因素出现。

一旦造反,揭竿而起,他所做的这些努力都将白费。

人口减少、耕地荒废、城池屋舍破坏、流寇四起……最可怕的就是大量死亡引发的瘟疫,这才是最致命的。

朝廷镇压耗费巨资与战争所带来的的后遗症就不算什么了。

“粮食、粮食、粮食!”

强行征收更是不可能,敢这么干,直接就反了。

而且没有战乱,人口肯定会快速增长。

“大力推广番薯、玉米高产农作物,从外面买粮。”

“从哪里买,这是个问题!”

崇祯思索了一会儿后,将目光汇聚在了地图上,好一会儿后,才在地图的西南角圈了个圈。

崇祯喃喃自语,眉头紧皱。

大明以他的估计,至少有九百万至一千万顷耕地。

在理想情况下,平均亩产两石,那就是二十亿石,折算三千亿斤,人均一千五百斤,即便缺少副食营养,这绝对是够了。

从这么计算,大明不缺粮食。

但涝的涝死,旱的旱死,富商士绅家中粮食都要发芽了,穷人家中揭不开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