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荣耀 > 帝国的荣耀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

帝国的荣耀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了擒纵器这一核心技术,再加上刘浩然提出的精密齿轮、钢发条、钟摆,大明第一精密机械厂与格物院机械研究所通力合作,摸索了数年,终于研制出摆钟,随即新分立出来的精密机械研究所发明了冕状轮擒纵机构,再配以钢安条,研发出发条钟表,并使得钟表的体积大大变小。现在他们正在向研发可以随身携带的钟表继续前进。

看着这两位江南学派翘首的诗,刘浩然不由暗暗地笑了,这两位老夫子应该最清楚太子行端的人,他们一定知道太子会将诗词抄录好交给父皇御览,所以说与其是写出来给诸位文人看的,不如说是写给刘浩然

的。

不过有一首诗引起了刘浩然的注意。这是一首以物咏志的《斧》:

“所削群才到凤池,良工良器两相资。他年好携朝天去,夺取蟾宫第一枝。”

“东阳学子陶希言,字惜辞,年二十,师从淅江名儒孔延东,现就读于东山学院这一段注释是刘焕章加上去,比其他人的寥寥几字籍贯姓名要多不少字,看来刘焕章喜欢这首诗,也看中了陶希言。

10720帝国的荣耀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

达走金英浩后,刘浩然觉得有点闲暇了。在书桌上一扫甲叭儿角落里放着一叠纸。他顺手抽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地全是蛇头小字,字体虽然极力工整,但是却满是幼稚之气。这正是刘焕章参加完那日诗词会之后,遵循父皇之意抄录下来的。

虽然他会后得到了一份抄录副本,但是刘焕章还是耗费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将这上百诗词亲笔抄录了一份,第二日送呈到刘浩然案前。只是刘浩然这几日忙于国事,一直没有看完。

细细看下去,刘浩然发现这大半诗词都是歌功颂德之辞,想来这些参加文会的文人不仅想在宋镰、刘基、孔克坚等学冠天下的大名士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想在太子刘焕章面前一鸣惊人,博得这位年少储君的青睐,然后平步青云,所以他们个个都拿出十二分精神,诗词做得是花团锦簇,对自己的伟大功绩以及大明的欣欣向荣不遗余力。

当然这些能被邀请参加这种文会的文人不要说才高八斗,起码也有四五斗,这歌功颂德诗词真的用字讲究,无一不求精巧,无一不自经典。由于太深奥了,很多句子和词刘浩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有不少生僻的字他都不认识。

刘浩然将这首诗来回地读了几遍。端坐在那里默然想了一会,然后笑了。随即他出声道:“黄公公

隐在室内一角的黄公公轻步走了出来:“陛下,老奴在。”

“黄公公,现在应该是下午课完毕之时,你去将太子请来。”刘浩然看了看室内一旁的座钟说道。

“遵旨。”

从刘焕章读书的东馆到这里起码要两刻钟,闲得有些无聊的刘浩然站起身来,走到座钟面前。这是一尊安徽太平第一精密机械厂制造的时钟。足有两尺见方。大明钟表是大明钢铁材料、机械加工积累十几年技术经验后的产物,在前宋苏颂、韩工廉制造的集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为一体的水运仪象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水运仪象台最大的发明是擒纵器,而擒纵器则是钟表的心脏。

对于这些诗词,刘浩然只是一扫而过,不过其中还是有几首好诗和入得了眼的,如一位叫吴临江写得《采莲曲》:“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簌,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徘徊不觉露华湿,独喜红芳载满舟文采虽不怎么样,到也做得四平八稳,略有清新之息。

位叫夏时安所做的《过真州》:“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势鱼真的是清新明丽,语言含蓄,颇有神韵。

《独山》:“独山风景望无边。凉夜徘徊月正圆。万里风沙清极寒。一轮明月挂中天。峰高只影摇琼岛,水静双丸浴碧泉。如此长空真皎洁,何曾障蔽有云烟。”则是刘承志所写,这位元廷名臣之后,曾经在辽东、大都、塞北等地任职,故而才有这番“万里风沙清极寒”的眼界,不过诗词末尾一句却隐隐点出对刘浩然的歌功颂德,只是人家既做过不小的官,文采又了得,所以这一点却是恰到好处,不但不流俗。还有画龙点睛之妙。这个家门看来有点意思。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嘴,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是刘基写的。

《渊明祠》:“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康。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是宋谦写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