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行尸腐肉 > 第六百一十六章 跨越时间

第六百一十六章 跨越时间(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雪龙号”船长的减压计划公布下来之后,在船员中获得了一致好评,船上的人虽然不少都有远洋航行的经验,但是到过大小迪奥梅德岛的人却寥寥无几。能有机会体验一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穿梭的机会,大家都兴奋不已。

“太他妈炫酷了,”大飞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感受一下“穿梭时间”的感觉。

“其实也没那么神奇吧,”陈斌也很兴奋,只不过他的概念里没有像大飞对这件事情理解得那么玄幻,“这个日期变更线好像是以前国际上大家为了统一时间而制定的东西,也就是‘人为日界线’,‘穿梭时间’更多的像是一种比喻或者说赋予它的意义。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小说叫《环游世界80天》,里面的主角因为从西向东周游世界,时间快了24个小时,差点没拿到赌金。“

“你说的这个故事我也有印象,”大飞点了点头,“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当然不存在穿梭时间的可能,但是这个意义却不一样,等回崇明了我可以跟他们吹上一波。”

威尔士和诺姆在大小迪奥梅德岛的东部,这两座城镇作为补给港此前一直深受极地科考队和探险者们的青睐。此次极地之行王普弘却没有选择它们中任何一处作为补给的中转站,这是因为灾难的爆发已经让这两处补给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单靠“雪龙号”上自己的船员登岸操作补给工作难度和危险性都很大,所以这一次在行程中也是直接决定等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的黄河站再做补给。

在先前的碰撞中,凝析油发生持续泄露并燃烧爆炸。经过半个夜晚的时间,海面上出现了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油污带,它呈东西走向,将甘伯尔沿岸都包裹其中。

王普弘望着海岸附近的那条黑色油污带叹了口气,他刚才在心里根据自己以往的航海经验对这起撞船事故做了一番分析。甘伯尔是圣劳伦斯岛岛西北端突起的一个角,昨天“雪龙号”靠岸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那艘油船,这艘船显然并没有进入到“雪龙号”的视野当中,而它之所以能够突然出现,王普弘认为就是受了地形的影响。

当时两艘船或许一个在甘伯尔的北侧,一个在甘伯尔的西侧,而油船受风向的影响顺着海岸漂泊过来,于是正好在深夜里撞到了停靠在岸边的“雪龙号”。

“看来灾难之后海上的船虽然少了,但是危险却并没有降低多少,”想到在对马海峡里遇上的白根级驱逐舰“鞍马号”和这艘油船,王普弘觉得之后或许还会遇到类似的“海上铁棺材”,船只在航行过程中,特别是夜间需要加强警惕。

天亮之后,“雪龙号”开始了继续北上之路,而甘伯尔附近油船上的火势虽然小了不少,但是海面的油污带却不断在蔓延,这对当地的海洋环境污染影响不小,但是此刻的“雪龙号”却无能为力。

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它所在的这个地方曾经是北极科考的热土,除了黄河站之外,附近还有挪威、欧兰克、布列顿格兰、维京尔曼、樱国以及蒲甘的科考站。

黄河站驻扎的站房是一座斜坡顶的二层独栋红色小楼,和其它几个国家的科考站距离都不远,这栋小楼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混凝土结构,非常坚固。它原来是挪威某家公司的宿舍楼,后来华国方面向这家公司租用这栋楼房,并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工程完成以后,科考站就一直处于试运行状态,黄河站的二层小楼总面积大约有五百多平米,里面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一应俱全,在顶部还有五个小的“阁楼”,那是科考站里的重要设施——光学观测平台。

在北极,黄河站还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往北去20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白令海峡,在海峡的中间有两个岛屿名叫大小迪奥梅德岛,这两个岛屿都是岩礁岛,而且分属米国和吉普罗斯。

两个岛屿之间的海面只有几公里宽,大迪奥梅德岛隶属吉普罗斯,小迪奥梅德岛隶属米国。有意思的是,因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关系,这两个岛被硬生生地隔成了两天,其中大迪奥梅德岛比小迪奥梅德岛要早23个小时,因此也有人称呼它们为“明天岛”和“昨天岛”。

王普弘以前去过小迪奥梅德岛,这座岛的形状像一块平顶大石头,露出海面约有三百多米高。它的形成源自是火山活动,也是白令路桥的残余部分。岛上突起的平顶周围是一个斜向海面的40度陡坡,只有在小岛西面海边有一块稍微平缓的土地,那里以前有一个小镇,王普弘就是在那里眺望“明天”的吉普罗斯。

“给船员们安排一个活动压压惊吧,” 王普弘想了想,打算安排“雪龙号”在小迪奥梅德岛和大迪奥梅德岛之间留几个小时,让大家分别感受下用今天的目光去看“昨天”和“明天”的风景。

海上的行程比较沉闷,船上的人又刚刚经历了被油船撞击的险情,能找件有意义的新鲜事情去调剂下紧张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小迪奥梅德岛就在前方,所以便成了王普弘的首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