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462节

大明国师 第462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鲁哀公西狩获麟,圣人曰:吾道穷矣,今日吾不能卫道统,已成罪人矣!”

曹端当然能大略体会到孔子,或者说高逊志的心情,身为大明理学界最顶级的大儒,捍卫了理学几十年的道统,如今去被对方开天辟地新论给辩得哑口无言,若是这般也就罢了,关键是这番新论,传出去是要引起剧烈的思想动荡的!

说是在儒家引起海啸都不夸张!

因为“成圣”,这对于儒生来说,是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毕竟这条路前后几千年,也就那么寥寥几人走到了尽头,能被封圣,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太小。

“.为善去恶是格物。”

曹端在台下翻来覆去地念叨着这句话。

虽然是头一次听说,但以曹端的悟性,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在张宇初所提出的新的心学概念里,格物致知更多的是面对心里的念头,格物也就是正念头,把不正当的念头弄正当,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所致的知是自己的良知,而良知则是人的道德本能,本来的心是光明纯净的人的道德会一触即发,但是会有邪恶的念头来蒙蔽本心,格物就是使不正归于正,致得良知。

正念头就是了解到自己有不善的念头,知道了,就是知,知道了之后还要正念头,使其正当,搜索心里所有不善的念头,使其合理正当,这里首先默认了良知是光明的本心,人人都有,所以人人皆可成圣。

可“做圣人”这个美梦,哪个儒生在开蒙的时候没有想象过呢?

就如同拿破仑的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想当圣人的儒生不是好儒生。

问题是,从儒生到圣人,有亿点点难。

可以这套以人心来证天理的学问,却告诉了天下儒生,人人皆可成圣!

“咳咳咳”

高逊志越咳嗽越厉害,到了最后,竟是大口大口地咳出血来。

曹端顾不上思考,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台去,好在他年轻,又常干农活,竟是一个人就把高逊志给抱了起来。

“医师!快去叫医师!”

高逊志口中的鲜血溅在长衫上,此时竟是连着眼泪,一并混着在了一起,大滴大滴的泪水,从他浑浊的眼中流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