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309节

大明国师 第309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棣不声不响地试行了姜星火教给他的密折制,不过范围并不大,只是在南京城里的高级官员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

符合密折制的级别的官员,文臣里,是六部尚书、侍郎、九卿;武臣里,是公侯伯勋贵,以及实权指挥使。

当然了,由于密折制刚刚试行,高级官员们还没摸清楚门道,武臣把写密折这件事视为猛如虎也,文臣们也不敢乱说话,所以递上来的密折,并不算多。

朱棣没花费多少工夫,就轻松批阅好了。

“咦?”

这便是要说,随着姜星火的出狱主持变法,各方势力、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谋划,事情显然不是单线条进行的了,而是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

不过人有远近亲疏,事有轻重缓急。

花开数朵,先紧着表眼前这一枝再说。

朱棣打发走了解缙,趁着还没有到晚上宴请勋贵武臣的时候,准备自己找点事干。

嗯,朱棣现在愈发理解他爹朱元璋了。

朱棣看着手中的最后一份密折,挑了挑眉。

这份密折,是礼部右侍郎宋礼递上来的。

礼部,主官是尚书李至刚,辅官原来则是两个老头。

左侍郎董伦,就是之前的《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裁官,在景清刺驾的时候,已经告老还乡,致仕去也。

右侍郎王景,跟卓敬有些相仿,今年六十六了,是个大文豪,所写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文派精髓,在明初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

男人到了中年,确实需要有一件说得过去的正经事,来让这件正经事充满自己的时间。

只要做这件事,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摆脱各种家长里短的琐事。

——皇帝的这件事,就是批奏折。

这个奏折,非是大皇子朱高炽与内阁成员们批的。

而是密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