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613节

大明国师 第613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事实上,随着全球低磷铁矿耗用殆尽,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废钢又不能在贝塞麦炼钢法中应用,贝塞麦法就开始逐渐衰落,最后被平炉炼钢法所取代了。

所以,在铁不行的条件下,贝塞麦炼钢法是用不了的。

就在被否定的胡元澄有些缺乏思路的时候,姜星火却笃定地说道。

“可以从煤上着手。”

“从煤上着手?”

这当然不是两句废话。

铁的话,熟铁虽然比生铁含硫量低,但熟铁太软了,很难用来当炮管,所以生铁不行,熟铁不行,最终的结果,就是把铁进化成钢,不铸铁炮,而是铸造钢炮。

姜星火断定道:“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冶铁炉了,从冶铁炉上面动脑筋应该是不行的,因为无论如何改进冶铁炉,炉温都不够得到液态钢水。”

想要得到液态钢水,那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贝塞麦转炉法,也就是靠转炉内液态生铁的物理热和生铁内各组分(如碳、锰、硅、磷等)与送入炉内的氧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金属达到出钢要求的成分和温度。

但问题在于,方法不适用!

这些冶铁场的工匠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姜星火。

这位国师大人,还真是孜孜不倦地寻找改进的思路。

但是这些思路,按照过去的经验,都是错误的啊!

煤又没有其他种类,就算有,也得重新挖掘,能不能用还不知道呢。

不过胡元澄倒是丝毫不觉得姜星火的思路有问题。

现在大明基础材料跟不上,别说姜星火不记得,就算姜星火把贝塞麦转炉的图纸画出来,也白扯。

不是做不出来炉子,而是压根就没有低磷铁!

只要了解过一点钢铁行业的发展史,都知道低磷铁好,可哪怕是日本在进入工业化后,所需的低磷铁都要全部从英国和瑞典进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都无法自产低磷铁华夏哪里有低磷铁,姜星火不知道,只能寄希望于辽东有,反正已知的大明现有的铁矿,是统统都没有的。

为什么非得要低磷铁?因为贝塞麦开始试验的时候就用的磷、硫低而且锰高的生铁作原料,初步成功了,改用其他生铁时,炼得的钢水都不行,虽然通过加镜铁(锰系铁合金,是一种脱硫脱氧剂,因其断面具有镜面样光辉,故称镜铁)能够有效缓解,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低磷铁,即便是后来英国人托马斯发现,当使用硷性耐火砖砌衬时,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使炉渣成为高硷性,可为铁矿石脱磷,也就是改进的“贝塞麦-托马斯法”,可铁矿石还是有严格的品质要求。

谁都知道液态钢具有极高的生产率和极低的成本,钢质量也优于半固态生产的普德林铁,若非如此,贝塞麦法也不会在一战前后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炼钢方法,但没有低磷铁一切都白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