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554节

大明国师 第554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的,不给政策,还要搞钱。

这就像让媳妇做饭不给她米一样。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在《大明律》上。

变法变法,“法”如果变不了,一切都无从谈起。

但虽然一时半会儿,无法推动法律制度的变革,搞钱却是一刻都不能停止,因为这是【奉天殿廷辩】的核心,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承诺,如果完成不了,是要出事的,而且是出大事。

夏原吉没拨算盘,也没翻帐本,吹了吹茶水上的浮沫后,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

“175万两。”

目前约定的是一年时间内,大明的商税增长到210万两,而正常情况下,一年商税约35万两,也就是有着175万两的差额需要姜星火凭空给变出来。

现在没法去日本挖银矿,国内的银矿产量也可以忽略不计更不可能增产,所以只能是姜星火自己想办法。

正常来讲,商税想要得到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其实只有一个办法,也就是通过朝廷给政策,调整和减免相关的过路费、过卡费,减少商卡,同时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多派兵丁维护交通。

“175万两,扣掉专营商品还差约143万两,那就是玻璃和化肥工坊的产品,一共卖出去并获得了32万两的利润。”

“正是如此。”

夏原吉的神情也有些严肃,他的双手交错着,随后食指松开,互相碰了碰,还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化肥因为主要面对的销售对象是地主和自耕农,所以售价是不能跟玻璃一样,按奢侈品来卖的,这32万两里,玻璃,尤其是玻璃镜子的销售额占了大头。

明初不是明末,没有动不动几百万、几千万两白银,全国上下白银都有限的紧,按照明初白银的价格坚挺程度,其实短短几个月内,靠着专营商品能赚出来32万两,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足够大明下饺子式地造一年的舰船,或者支付修《永乐大典》两到三年的费用。

如此一来,商人们才有大规模进行商品地域流动的积极性。

否则的话,按照大明现在的商业税收政策,每过一处就要被卡一次油水,即便两地之间同一商品差价再高,也没有商人会选择去远途贩卖,因为挣的钱都不够交税的。

而且如今天下初定,在官府控制力度强的地方,安全性还有保障,但在控制力度不足的地方,被人截了道,杀人越货扔到山沟沟里,官府根本就管不了,更别提破案了。

所以,经商其实是一件既可能搭钱,又可能搭命的买卖。

但是现在姜星火面临的问题就是,朝廷不给政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