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胡贼猛 > 第四十节 寄人篱下

第四十节 寄人篱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司马颖如此jing觉是有原因的,他的兄弟兼敌人东海王司马越就曾经干过放虎归山的事情,委派广陵相陈敏独当一面,为他在江东招兵买马。谁想到陈敏暗藏着和领导分权的主意,到了江东不听号令,带兵四处攻略,闹得江东烽烟四起,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给灭了。

有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前车之鉴,成都王司马颖如何不jing惕,特别是刘渊是一代豪杰,名声响亮的天王巨星,非陈敏之流可比。好不容易逛进笼子,一旦放出去就回不来了。

身为下级的悲哀,就是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领导不放自己离开,刘渊再聪明也无奈,只好让呼延攸先回去,转告刘宣等人纠集五部豪杰:设法招聚宜阳附近的诸胡族,声势搞得大一些,最好让地球人都知道,一定要声称帮助成都王司马颖讨逆,实则为以后起兵做准备。

刘渊被免官是有原因的,天之骄子冒顿的子孙不会让人轻视,前朝的教训仍在,汉高祖被围困于白登山的故事记忆犹新。这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古代版。部人叛逃出塞不是什么大事,哪一个集团公司没有跳槽的员工!西晋朝廷免去他的官职,纯属小题大做。说穿了,是朝廷为了防范刘渊势力的发展,所做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成都王司马颖邀请刘渊进入邺城为官也是藏着小心思,刘渊是公认的一只老虎,放在外边不放心,还是捏在自己手里感到安全。英雄人物没有驰骋的田野,也就是一俗人。

司马家兄弟的这点儿小伎俩,刘渊如何看的不明白,但是,司马氏的江山虽然风雨飘摇,但自己还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这时如果不听号令,势必引起反弹,匈奴五部的灾祸就不远了。

能忍才是大丈夫,勃然大怒是匹夫。只要三寸气在,时间会给自己机会,姜太公不是胡子都白了才有出头之ri的吗。因此,尽管心中一百二十个不情愿,刘渊还是告别了美丽的并州草原,来到了繁华的邺城上任了。

当时正值司马氏诸王相攻,群架打得热乎,“惠帝失驭,寇贼蜂起”,西晋政权忙于内战,对少数族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威信也是大大降低。西晋朝廷以为自己做的不留痕迹,但别人也不是傻子,瞒天过海不是每一次都成功的。刘渊的无辜被免,引起了长期以来受到中原封建王朝的排斥打击的匈奴上层贵族的强烈不满。

刘渊在邺城孤苦无依的时刻,刘渊的从祖,原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秘密召集匈奴五部上层贵族开会,对他们说:“过去我们的祖先与汉室约为兄弟,同甘共苦。自汉亡以来,魏晋更替,我们的单于却徒有虚号,而没有国土可言。至于诸王侯,地位降同编户齐民。现在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正是我们振兴国家、恢复先祖大业的大好时机。左贤王刘渊才能和气宇出类拔萃。上天如果不是想要恢复单于往ri的荣光,绝不会白白地降生此人。”

匈奴是一个骄傲的民族,祖先的光荣,ri夜召唤他们埋藏于灵魂深处的血xing,对于落魄的现状,他们早就不满了,希望早一天脱离屈辱的生活,能够zi you自在的当强盗。匈奴贵族赞同左贤王刘宣的主张,认为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于是众人密谋,达成了共同决议,推尊刘渊为匈奴大单于。

害怕军机泄露,刘宣没有写信,而是派小弟呼延攸到邺城,将众人的共同决议告知刘渊:小弟们决定起事,大单于的虎皮交椅虚席以待,让领导速做脱身准备。

刘渊在朝廷做一个无职无权的散官,说话没有份量,说了也没人听,早就受够了夹板气,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拥有一片zi you的天空。看到自己的同胞为自己清理好了梦想的舞台,如何不是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一对会飞的翅膀,一头就能拱回去。但这只是梦想罢了,能不能回得去,还是得靠自己的智慧。于是开动脑筋想了一个脱身之策,上表请求成都王司马颖:部落里的二大爷死了,自己要回部落参加葬礼,请领导批准。

这事儿来的莫名其妙,怎么天下一动荡,你家就跟着添乱?成都王司马颖觉得蹊跷,不过,谎言往往是无法调查的。司马颖才不费这个脑筋,根本不打算搭功夫费力去调查,他的主意只有一个:你有千条妙计,可着劲儿使,就是不同意你就没辙。因此在报告上画了一个圈儿:不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