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胡贼猛 > 第七节 灭吴

第七节 灭吴(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任命了张华为度支尚书,符合了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斗方略。随后,晋武帝司马炎发布诏书,下令全国总动员,以六路大军,二十万将士,分三路大举进攻吴国。

令人捧腹的是,司马炎选定的平吴主帅竟是贾充——晋武帝也是搞笑高手。

大臣贾充是反对此次用兵的关键人物,一看到晋武帝让自己打头阵,贾充当时就慌了。打赢了,自己已经位极人臣,功劳再大也没多少封赏,总不能赏自己一个王爷吧,自己也不姓司马呀!异姓不得封王的道理谁都懂。一旦打输了,黑锅可要自己背了,党内警告处分是轻的。这个买卖不好做,算来算去都不合适,因此上表推辞。司马炎打定主意不让这老东西歇着,威胁说,如果你不受命,我只好亲行了。贾充无法,只得承命。

随着司马炎手里的发令枪扳机扣响,各路大军在千里长江防线发起攻击。镇南大将军杜预率军横渡长江,万船竞渡,闪电般攻克了江陵,横扫沅、湘、交、广诸州;安东将军王浑率晋军渡过横江,向吴国纵深发展;平南将军胡奋拿下江安,获得了有利的战术支点,兵威震动江东。

龙骧将军王濬率领的水师从嘉陵江口出长江,顺流而下,气势锐不可挡,连破吴人的横江铁索和水面铁椎,捣毁沿江险关隘口,在长江南岸会合了平南将军胡奋、建威将军王戎的大军,接连陷落夏口(今汉口)、武昌,消灭了吴军主力,压缩了吴军战略回旋空间。然后挟胜利之威长驱东进,直指建邺。

羊祜看人的眼光毒辣,当然不会推荐一个饭桶担此重任。确实,杜预真的不是善茬子,其个人履历无可挑剔,他曾经协助钟会攻破蜀汉,立下了不世之功。钟会受到姜维的蛊惑反叛,部下多被株连,唯有他凭着是司马昭的妹夫和机智免于被杀。事实已经证明,杜预才华横溢,是一位通晓历史充满智慧的军事家。

羊祜死后,杜预以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的职务到襄阳履职。

杜预可不同于羊祜,他可没有羊祜的忠厚,满肚子坏心眼儿。一登场就使出了离间计,制造了无懈可击的假象,让所有疑点都指向东吴西陵总督张政。

情报源源不断的摆到了吴帝孙皓的龙书案上,孙皇帝和崇祯皇帝一样多疑,信奉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混蛋逻辑。看到整人的黑材料,当即龙颜大怒,根本不调查研究,立马撤掉了张政的党内外一切职务。

张政一倒台,杜预弹冠相庆,心情舒畅的阳光明媚。在东吴大将之中,最不好对付的就是他,总算让自己扳倒了,这以后少了多少麻烦。杜预恨不得给孙皇帝打一个电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大声说一句:谢谢啊!

与此同时,振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仙率领徐州诸军数万,自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向安徽滁州进攻。琅琊王司马仙派遣琅琊相刘弘率兵进抵长江,与建邺隔江对峙,牵制吴军;派长史王恒率大军渡过长江,攻取建邺。王恒不负领导厚望,歼灭吴国沿江守军六万余众,攻占了战术要点,致使建邺门户大开。

西晋各路大军同时突破长江天险,沿江重镇接连落入敌手。吴主孙皓终于从江南美女的温柔乡中惊醒,拼凑军队开赴前方抵抗。晚了,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老天爷都无法挽救吴国的失败。吴国丞相张悌等人先后战死,三万主力尽丧,吴国已经气息奄奄,一脚就可以踢翻。

堡垒最容易在内部攻破,孙皓在临战之前的走马换将,导致了严重后果,吴军人人自危,造成以后西线吴军离心离德。比狐狸还狡猾的杜预当然抓住了这个机会,马上向司马炎上表请求伐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战争不是小孩子的游戏,马虎不得,正在司马炎犹豫的时候,益州刺史王濬也上书请战。王濬的语言让晋武帝泪奔:“臣为伐吴准备了七年,以前造的船有的已开始朽烂了。自己年纪已到七十,来日无多,今天睡觉脱下鞋,明天或许就穿不上了。实在不能再等待了,请求皇帝给老臣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吧。”

谁都知道,没有大功不能封侯,所以古人才有了“千里觅封侯”之说。诗仙李白就曾为自己隔了多少代的祖宗李广,百战没封侯抱屈,经常弄出几句诗骂大街。王睿已是古稀之年,趁着还能走动,为国家建功立业,为子孙博一份荣耀,谁能说不对!

司马炎终于被说服了,开始倾向及早伐吴。领导的决心已定,事情就好办得多,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命令张华为度支尚书,主持灭吴大局,掌管漕运粮饷。

度支就是量入为出的意思,度支尚书相当于以后的户部,主管钱粮的,有钱的衙门,自古以来就是出大贪官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