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胡贼猛 > 第五节 权利之争

第五节 权利之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个成功人士,就是要对自己狠,狠到让别人心疼为止。在这一点,司马攸做的足够,甚至有些过分。按照规定,王国吏属的衣食皆由国家供给,打张白条就能领回家,司马攸却上表称租秩足用,不必由御府开支。他还把封地的租税收入分给部属和士卒,遇到水旱灾荒,又用粮食赈贷王国的饥民,到丰年归还时只收原数额的十分之八。特别是司马攸对待部下宽仁和爱,以至于手下的小弟们都不愿意离开领导的怀抱,很多人都因为领导调整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官职,跟着司马攸从头干起。对于军国大计,无论是打报告还是开现场会,司马攸都有自己独到而实际的见解,从来不放空炮。

古来明君不过如此,跟着这样的领导混有前途啊!司马攸因此得到了许多朝臣的拥戴。

但世间事总是不如意者居多,司马炎尽管智商不如司马炎,但他的长相无可挑剔,起码要比自己的弟弟好看那么一点。

史书上拍马屁的记载:司马炎站在地上,头发垂到地面上,垂手过膝,相貌不凡,生就一副天子面孔。

怎么看起来眼熟。司马师一定是剽窃了蜀汉先主刘备的专利,唯一的区别是,刘玄的大耳垂肩,而他是头发垂地,实在是异曲同工之妙也。

司马昭在杀掉高贵乡公曹髦之后,加紧废魏自立的准备工作。当年十月的金秋时节,他担任相国职务并晋位为晋公,接受“九锡”。

所谓“九锡”是古代帝王为尊崇礼遇有大功的臣下而赐予的车马、衣物、卫兵等物品,共九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套程序变了味道,只有位极人臣的独裁大臣才有机会接受。受九锡已成为权臣篡位前的必要程序,没有这个程序,一切就变得不合法。

说一句难听的话,九锡就是婊子门前的贞节牌坊,不知让人甩了多少大鼻涕。

次年七月,司马昭胁迫魏帝晋升他为晋王,同时命令小弟荀彧、贾充、裴秀分别主持制定礼仪、法律和官制,并在封国之内开始设置百官,王室子孙爵命皆如帝者之仪。至此,司马氏代魏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就差一个黄道吉日。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谁都干不过老天爷。东汉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不知道是不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正准备称帝的司马昭突然病死,临死之时,把江山托付给自己的儿子。

司马昭也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两个最为知名,小儿子司马攸,大儿子司马炎。

指望司马家兄弟是帅哥可就要失望了,因为他们的老爷子司马懿长得就不怎么样。

司马炎不仅相貌对得起观众,在人际交往上也有一套,在当朝大臣中间广有人脉。特别是笼络了权臣贾充、山涛等人为臂助,手里握有军队。而司马攸走的是以诗会友的路子,朋友都是造反三年不成的秀才。秀才遇见了管兵的大爷,结果会怎么样,你猜。

因为司马师同志忙工作忘了上床,因此没有后代。这样说可能是抬举他了,有能耐的爷们儿向来是工作上床两不误。司马师患有眼疾,发作的时候,眼睛几乎能从眼眶中掉出来,所以体力活是不能做的,特别是有节奏的体力活。最后,他终于死于眼疾,眼睛脱框而出,疼痛嚎哭而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哥无后,司马昭就把自己的小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大哥,也是想让大哥一支后继有人,祭日有个披麻戴孝的,免得冷清。

虽然司马攸过继给了大哥,但自己的骨肉,哪里能不管了。平心而论,司马昭最为中意的就是老儿子司马攸,私下里常说:“江山本来就是景王司马师的,我百年后,大业归司马攸。”

司马昭没有看错,司马攸确为天纵奇才,“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典籍,能属文,尤善尺牍,为世所楷”。年纪轻轻很有建树,其表现无懈可击,至少比司马炎好得多。

皇帝的宝座可不是戏院的木板凳,谁能不惦记,你丫的不惦记,因为你是叫花子。司马攸是天潢贵胄,有惦记的本钱,当然也是心向往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