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桂花酿 > 杂项篇

杂项篇(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在战国时候有用谷衡量取酬的做法。西汉初年各级官员按照不同的石规定俸禄标准,表示职级的大小。《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的记载,意思是李广一生到死,任俸禄两千石的官四十余年。句中“二千石”即指汉代太守的俸禄,故也用来指代太守。

未完待续……kanshu.la/book/dazhuzai/

明清,一尺合今31.1cm。

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重量单位:

古代的重量单位主要有:铢、锱、分、钱、两、斤、镒、钧、石等。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因铢只有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因此常被用来指代微小的事物或数量。如成语“铢两悉称”即指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而“铢积寸累”则指一点一滴地积累。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锱一两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六铢。人们常把“锱”“铢”连用,泛指很小的数量。成语如“锱铢必较”,指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也指很少的钱、很小的事情也要计较,形容小气、气量小。

分、钱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因数量微小且精确,故常用作药材配置的单位。如《后汉书?华佗传》:“与散两钱服之。”句中“与”即给,“散”即药末,意思是只给了他两钱药,让他服下。

两、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半斤等于八两,故有“半斤八两”之说,比喻两者不相上下,彼此一样。

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旧货币,规定国家的货币分两等,黄金为上币,以镒(重二十四两)为单位,铜钱为下币,圆形方孔,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重如面文,亦“半两”。这种铜钱不仅个体轻巧,便于携带,且交换方便,是一种进步的币制形式。

钧三十斤。《汉书?律历志上》曰:“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意思是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即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故有成语“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一尺合今31.68cm;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