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三十章 内奸

第三十章 内奸(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混蛋!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情?巴库城内,根本没有苏军战俘漏网,所有有可能遭到毒气弹打击的场合,我们更是反复清场确保不留活口,对巴库的包围圈,到现在都没有撤开,围城部队驻地周围二三十公里,更是全部清除了俄罗斯人聚居点,这些消息是从哪里漏出去的?立刻给我把中东战区军队保卫部门的负责人给我找来!我要枪毙他!”

“主人,军队保卫也在莱因哈特局长的保密局管辖范围下,中东处的负责人是恩斯特.卡尔登博鲁纳处长。”阿尔托莉雅翻阅着人事组织文件,很快给出了暴怒的维勒安一个答案。随后那个可怜的人在十五分钟内就被带到了维勒安的办公室里。

那是一个高瘦但是有力的男人,看上去有些精干,在维勒安不怒自威的威压下还是有些细密的汗水雾气衬托在微湿的档卫军制服下。

“恩斯特.卡尔登博鲁纳上校?我希望你可以给我一个解释。”维勒安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怒气,提出了这个要求,作为德国的安全和情报部门的总头目,十年间自己还没有吃过这种暗亏,居然现在被敌人刺探到了自己作战时用的那些不光彩的行为,要说不窝火是绝对不可能的。

等待山地师跟进的过程是缓慢的,毕竟在山区机动缺乏轮式车辆,很多装备难以运输,而不要命的苏联军队又神出鬼没不要命一样从四面八方的山区冲出来骚扰德军——以他们的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被德军击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要想杀进残敌追上溃逃的苏军,对于德军装甲部队又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想要抢占城镇据点因粮于敌,陆上的据点又都被烧掠一空无处落脚;只能是静静等待逐步逐里肃清残敌。

幸好莫德尔元帅并不缺时间,哪怕到了8月份才拿下哥里和第比利斯、肃清外高加索地区,对他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曼施坦因元帅的部队还在顿河大湾的泥泞地带反复冲杀,无穷无尽的苏联士兵和游击队、民兵会从顿河大湾的泥洞中钻出来反复阻挠德军;而德国人擅长的两翼突破,钳形包夹战术在他们越来越接近顿河大湾之后也开始变得不利索起来——曼施坦因的部队可以依靠装甲突击的优势在秋雨来临前飞快突进包围切割苏军,但是这些被围的苏联人却可以更加有韧性地坚持血战抵抗,被围而不乱,乱而不溃,比去年在莫斯科战区更加坚韧。

可是,莫德尔等得起,事情的进展却并不愿意如莫德尔所愿那样慢慢耗死高加索方面的苏军,一场变故开始让德国人出现了波动。

…………

“有明显证据证明,近期发生在巴库的灭绝事件并不完全是苏军的焦土策略所致,事实上,德国人在攻城作战中有计划地对已经被苏军关停撤除的油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燃烧弹轰炸,并且以重炮火力封锁阻挠城内苏联平民出城。”

“是的,部长先生,哦不,是全国领袖阁下,”恩斯特还是有准备的只是言辞紧张之下居然都不知道该称呼自己的顶头上司哪个头衔,“事情我已经查出一点头绪来了——开始我也以为是苏军或者英军间谍所为,但是很明显这些东西经过排查后被证明是不可能有苏联人或者英国人接触到的,我们的通讯手段也不可能用来传递照片,很多信息是不可能通过截获手段得到的……”

“而且为了彻底封堵德军屠城的消息,德国人还拒不接受苏联溃兵的投降,累计有大约4万余名投降的苏军战俘被德军以灭口的需要成批屠杀。”

7月13、14日两天,在美联社和英国bbc、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密集报道了德国人在巴库方面的罪行;而《真理报》和塔斯社也在同样对此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不遗余力起来,只不过苏联人的宣传机器影响力只限于苏联国内罢了。除了明显带有立场的美苏英一方媒体,作为几个仅存的主要“中立国家”的巴西、智利、沙特等数国内媒介也开始介入对德军暴行的宣传之中——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做,一方面是米国人和犹大人财力的怂恿,一方面也是美英苏一方着实拿到了很多铁证,报了也不算是捏造,反而是“有良心”的媒体人。

大量的照片和录音资料开始迅速泛滥开来,有德国人集中枪毙巴库苏军战俘的照片,也有许多其他的周边证据。虽然在战时利用国家宣传机器抹黑对方的手段再常见不过了,可是这样的手段也着实让一贯打着拯救第三世界和被殖民压迫民族的德国国际形象受到了重挫。

除了巴库事件被捅出来,紧随而来的是在高加索地区发生的德军大规模杀戮亚美尼亚人和奥赛梯人的事实,一张张被德军处死或者在战斗中杀死的老人、幼童和妇女的照片流传到了各处,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地震撼。短短数天之内,一场场本来还算是正常绞杀游击队的战争行为的行动被蒙上了诡异的色彩,亚美尼亚人和奥赛梯人几乎陷入了全体人人自危之中,尤其是原本和德军仇恨还不是非常深刻的亚美尼亚人,也铁了心和奥赛梯人一样死扛到底——一股德国人会为了拉拢土耳其整合西高加索地区,有预谋清除亚美尼亚人的流言,不可抑止地流传了开来。

保罗.戈培尔的帝国宣传部第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当初在巴巴罗萨行动伊始,苏联人因为德军对卡廷事件和利特尼事件的蓄意披露而被世界孤立,足足阻断了英美对苏合作长达三个月至半年,为德军在1942年下半年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基础,今天出的这桩事情的影响,绝对是比卡廷事件更加劲爆数倍的。幸好德意志国内对于元首带领德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已经到了国民信心和优越感爆棚的程度,在戈培尔部长的有力救场后,国内几乎立刻把这种披露当作了敌人的无耻中伤,但是在国际上,戈培尔也无力挽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