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

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将军!奥金莱克阁下!巴尔达斯坎失守了!第22和29印度师被击溃,目前正在向卡尔马什和费扎巴德方向溃散。德国人没有追击,只是占据巴尔达斯坎后就地休整,并往北派出搜索部队。”

机要秘书冲进了将军的会议室,不顾众人的惊诧,当众说出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与德军接触的坏消息,是在半个多小时之前传来的,英军伊朗-阿富汗战区司令奥金莱克上将还在紧急与部下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和部队调遣,第二封报告巴尔达斯坎失守的消息就传了过来,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

“德国人在休整?靠,我早该想到的,混蛋,巴尔达斯坎的守将是谁?约翰尼斯上校?他逃跑的时候有彻底摧毁城内的补给仓库吗?

“这个……那个……告急电文里面没有涉及这一点……”

一体化后置变速箱+非交错负重轮+耐高温橡胶管路结构件+专业设计防尘罩+高沸点高导热油xing冷却液=600公里行军0掉队=黑豹2突击装甲营x3齐装满员赶到=225辆黑豹2坦克。

可以想象,齐刷刷的225辆黑豹2坦克,无一掉队准点赶到巴尔达斯坎的时候,负责该城市防区的英军印度师那些阿三士兵会是何种的反应。反正无论他们是何种反应,这种反应肯定不会是感慨讴歌德国工业的严谨务实就是了。

英军军官们如同吞了猪苦胆一样,硬着头皮指挥阿三士兵利用手头一切反坦克武器试图阻击德国人的突击,可惜他们手头能够找到的无非就是英制17磅反坦克炮啦、25磅炮啦、还有米国人那里淘汰下来的m1918a型76.2mm口径l50防空炮——这些东西对于黑豹2来说,属于基本伤害免疫的范畴,只要不是被炮管顶着脑门轰基本上没有效果。英国人唯一可以指望的武器是m290mm防空炮,这东西的威力基本上可以米国人目前尚在研发的m26“潘兴”坦克的主炮威力相媲美,可惜数量的不足和准备的仓促让这些东西也很难有发挥威力的机会——英国人没有专门为m2高she炮配属专门的自行车辆,因此这些高she炮不是固定部署就是装在m3半履带车上,高she炮特有的高大结构让这些火炮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那样鲜明,很难融入到防御工事中去,生存能力也就没有保障了。

只要德国坦克兵的表现不至于太过丢失专业水准,那么就很少会有m2高炮能活到可以击穿黑豹2的距离。

当然,这也不是说英国人毫无机会。如果换做一个已经在东线战场拼杀数月的苏军方面军司令或集团军司令亲临一线指挥这场战斗的话,那么只看目的不计损失的苏军指挥官一定会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立刻出动方面军或集团军手里可以拿出的全部伊尔-2攻击机,对德军坦克集群发动不计损失的反击。可惜英国人还没有养成这种利用对地攻击机打击坦克部队的条件反she,而且英国也没有苏联人的伊尔-2那么专业的反坦克战机,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英国人的空地协同指挥体系不如苏联人那么高效,苏军在编组方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时候,海陆空三军的单位都是统辖在方面军司令或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的手中,在英军中却没有这样的体系,让一个英国陆军将领去指挥英国空军的对敌攻击机飞行员、在无战斗机护航状态下du li执行出击任务,其阻力之大,不是苏德两国可以想象的。

如果英国人够果断,虽然不可能击退德军的jing锐装甲部队,但是给予德军装甲以重大损失还真能够做到——德军的坦克,是从伊斯法罕出发后跋涉了600多公里迂回过整个伊朗荒漠地带后赶到巴尔达斯坎的,他们在中途停车加油数次,可是德国人的飞机不可能走这条路,毕竟在没有空中加油的年代,让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飞过600公里作战半径后执行攻击任务对有效滞空时间的利用率太低了。

所以德国空军的飞机都是从德黑兰东北部的军用机场出击的——也就是从厄尔布尔士山脉上空飞过,经过仅仅200余公里的作战半径就可以到达巴尔达斯坎,这条路线比从伊斯法罕出击省油六成,战斗效率也可以提高数倍。反正飞机是不怕“行军路线地形复杂”的,下面是沙漠还是崇山峻岭殊无关系。

这么做唯一的问题是,德军机群在到达巴尔达斯坎途中,会经过多处英军和苏军的地面防区,不可能完全躲过英苏军队的对空侦察,所以为了防止英苏军队因为德军机群的异动而提前jing觉,德国空军的飞机只能是在出击机场焦急等待保持战备,一直到从荒漠中突防的隆美尔中将所部驶出荒漠、打破无线电静默通知后方出击信号后,蓄势待发的机群才能瞬间起航支援巴尔达斯坎方向。

也就是说,英国人本来可以得到至少40分钟到一小时的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里,隆美尔的头顶是一片空荡荡的天空,一架空中掩护都没有。可惜,这个宝贵的时间差在英军二三线部队的惊慌失措和指挥系统的拖沓臃肿共同作用下被白白浪费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