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将开启

第五十一章 大幕即将开启(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降低泄密的可能xing,维勒安严格贯彻了希特勒根据“有必要才知道”的原则,严格控制计划知情人的范围。“巴巴罗萨”行动刚刚出笼之ri,偌大的一个德国统帅机构,只有5个人了解整个行动计划,除了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有2个人了解“巴巴罗萨”行动之外,其他3个知情人分别是德国三军总司令,而更下层的集团军级战场指挥官仅仅被告知这是一个应急计划——如果苏联改变了对德友好的外交政策,这个计划将被用来对付苏联——包括之前参加军备会议时的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邓尼茨等人也是如此,他们知道的仅仅是“帝国有一份预防苏联人对我们不利的以防万一的计划”,却不知道这份计划的具体实施前提实施时间。而“巴巴罗萨”行动的时间表直到开战的那一刻总共也仅仅印发了9份,而且所有流传都是仅限于直接纸质传阅,没有通过任何无线电通信渠道传输过。

这个时空的英国人,已经失去了破译升级加密版的恩格尼码的能力,连阿兰图灵博士都已经因为多次坑爹行为被发配去航空设计局计算喷she动力机型的空气动力学模型,所以从电报领域泄密的可能xing已经不可能存在。但是维勒安可不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严防死守保密的同时,各种欺骗计划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

“巴巴罗萨计划”的全盘信息只有几个人知道,不代表其各项细节也只有几个人知道。就比如前面说到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诸将,他们都是知道“如果和俄国人打起来了之后,需要怎么打”,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什么时候打”。所以说,要想彻底杜绝苏联人知道德国人有一套对付苏联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难的,如果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此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而且,制定有对付假想敌的应急作战计划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这年头几大强国元首谁的抽屉里能没几份这种东西呢,二战爆发前连罗斯福总统抽屉里都锁着“一旦和英国开战,如何快速占领加拿大全境”的“红se计划”,对于希特勒和斯大林这些军事上名声不太好的巨头来说,对方有应急预案更是用脚趾思考都能想到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应急手段是,既不要说这份应急计划的存在,也不在任何场合让人有机会思考他不存在,而是把所有发现了蛛丝马迹的人的思维引向“即使有这个应急计划,也不会被现在拿来用。”

诺娃的行动非常缓慢,主要是一旦一件事情开始着手之后突然发现他们要面对的复杂程度和规模比之前预想的要巨大数倍的时候,准备不足的后遗症也就逐渐暴露出来了。

花了一周不到的时间,诺娃就挖出了哈尔科夫屠杀营的许多证据,包括使用幽灵作战服数次潜入苏军集中营偷拍苏军行刑文件和处决现场,以及录制苏联人掩埋犯人的录像和在地图上标记这些地点以便ri后“王师”入境时取证。而后续从马琳娜.李口中得到的斯塔罗别利斯克、斯摩棱斯克卡廷森林、奥斯塔什科夫三处集中营就比较难办了,因为马琳娜对那些地方也是一无所知,无法帮助潜入小队进行什么外围xing的准备工作。

又耽误了一周多的时间只搜集了一些零散情报证据后,诺娃还是决定只从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集中营无声无息地捞出几个有价值的证人,然后再想办法去斯塔罗别利斯克制造点事端,让一些波兰人得以自行反抗逃走。

被德国人捞出去的人一定要少,但是必须有价值,而且不能拿来作为首先揭发的第一证人。而那些不知道自己被德国人救了和被德国人利用了的自发反抗者,则有必要站出来烘托这个控诉邪恶帝国的第一枪。然后德国人就可以依靠各种“害怕遭到秘密杀害的线人”源源不断流出那些控诉苏联人的证据了。

……………………

维勒安寻找的转移注意力的烟雾弹,除了希特勒就已经为他准备好的、最大颗的“海狮计划”外,还包括了“大象计划”、“巨人计划”。

情报工作进展缓慢,战争机器的隆隆开动却丝毫不会等人,在3月间德国主要的地面进攻作战都基本结束后,军队进入了休编整备状态,扩充兵员武器,换防驻地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除了不超过30个师的新招预备役部队被部署在法国和西地中海维持占领,5个jing锐师部署在阿尔及利亚以便未来进取直布罗陀外,其他大部分德国陆军都被部署到了北起梅梅尔,南至喀尔巴阡山;西起维斯瓦河,东至伊拉克北部的广大弧形包围圈上。

整个兵力部署的行动按照分阶段、分梯次缓慢而隐秘地基调展开着,希特勒亲自告诫“工作必须在1942年5月前完成。但同时必须非常谨慎,切切不可泄露进攻意图。”为了实现这个保密的目的,原本的历史上希特勒让“海军上将”卡纳里斯麾下的军事情报局和希姆莱、莱茵哈特麾下的档卫军安全部门两套系统双管齐下监控一切泄密的可能。而现在,既然卡纳里斯、希姆莱、莱因哈特名义上都已经隶属于维勒安部长的帝国安全部,这副千钧重担自然是当仁不让地需要维勒安部长来亲自统筹了。

维勒安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以他的远见卓识和敏锐智谋也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件大事——维勒安现在面对的可不是原本的历史上那种德国人靠以一号二号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就“侥幸”击溃了英法,让苏联以为德国孱弱不敢主动进攻的形势。

德国的装甲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还是战略战术素养上表现出来的不凡实力已经引起了苏联人的jing觉。而中东战区对英国殖民地作战的胜利割取的诸多膏腴之地,不但让资源弱国德国在未来作战中有可能获取更加丰沛的战略资源——尤其是在后世人看来几乎取之不竭的中东石油;也让德国及其势力范围、潜在盟国形成了一种一旦对苏开战就可以形成从南线弧形包围苏联切断其外援的有利战略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有人认为苏联人仍然会毫无条件地相信“德国人不敢进攻我们,”“德军一切军力部署都是因为害怕我们”这类的脑残信念的话,那只能说是把苏联人当白痴在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