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二十七章 瓜分计划

第二十七章 瓜分计划(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事实正是如此。今ri的果敢土司杨文炳与其次子、原来在英国人那里当过北掸邦(木邦)财政官的杨振才、三子杨正声三人,此时正在杨氏坞堡内接待数位了不得的大人物,这座坞堡建成200余年来都不曾接待过的大人物。

因为今天他们接待的客人是远东总统蒋校长和泰国国王拉玛八世,还有中泰两国的军政要员和南洋华侨代表人物。

“听说杨先生也是素来以华夏遗民自居,此地民风也颇似中土文物。蒋某人也是深感兴趣,还望杨先生不要拘束,为我们解答一二。”

发话的正是蒋校长,虽然拉玛八世也是一国元首,不过毕竟中泰两国实力差距悬殊,拉玛八世更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蒋校长在这种私下会晤的场合也就没有弄得太正式,试图缓和一下话题氛围。

远东国的军队昨天天早上开进的缅东边境,在掸邦和克钦邦其他城市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抵抗,唯有在这果敢县城算得上是一枪未放就被“北迎王师”的当地人恭迎了进来。全县及周边村镇三四十万人丁居然一个反抗的都没有。当然,这个结果是蒋校长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料到的了,所以也就丝毫不会诧异,也正是如此,他才会预先就选择在这个地方邀请泰国国王会晤以彰显武功和人心所向。此刻的问题,更是心中早有答案的设问。

,巨大的重型运输飞艇穿越在喜马拉雅山巅之上。

在远东国和不丹、锡金这两个目前被定义为“英属印度”土邦的国家之间,并没有可以直接通行车辆的道路,甚至连可以行走行人的山区道路都没有,整个国境最低矮的地方也有4500米的海拔,而大部分边境线更是在6000米以上,真可谓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即使是藏边和尼泊尔之间800公里的边境线,可以通行行人的也只有寥寥数处,可以拉过重炮和车辆的更是只有樟木隘口。所以注定了这条进兵路线必须用到德国人提供的飞艇。

不过幸好这些地方的武装力量本就不多,整个尼泊尔连土著民兵算上,英国人也凑不齐一个师的人马,不丹和锡金更是能有一个营就不错了,而且这里注定不可能有坦克、重炮和飞机。所以区区几十艘飞艇运来的部队也足够使用了。为了确保安全,这些在平原环境运能可达百吨的大家伙此刻基本上都是轻载出航以确保高空稀薄大气浮力环境下的储备浮力,一艘艇只装载1个步兵连队及武器弹药。

刚过晌午,不丹和锡金就已经被彻底控制,尼泊尔方向的空降部队则在加德满都西北郊外的荒野古道上实施低空艇降,扼守了加德满都通往北部边境隘口的要道,一个整编师的后续人马则沿着樟树隘口的茶马古道源源不绝开进尼泊尔境内,这个隘口距离加德满都只有70公里的直线距离,加上山路蜿蜒曲折难行,也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加德满都的围城了。

“回蒋校长、八世王陛下话,”杨文炳敛声沉气地回复道,“杨某祖上乃随南明昭宗永历帝陛下入缅抗清的武官,280年零2个月前,前朝永历帝因晋王李定国兵败云南、心腹人马损失大半无人护卫,遭缅人背信弃义所擒,交由吴三桂处死。某祖上不忘汉臣汉土之遗命,誓死不归鞑虏只好在缅甸境内筑坞自守,280年来说汉语,着汉服,行汉制,未曾有一ri忘本,至今已传十一世。

先总理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以来,杨某本有心内附,然可恨建奴酋虏残害华夏,于我祖父一辈之时,果敢一地已被出卖给英夷,杨某麾下仅有区区两千余汉人民兵乡勇,又械弹两缺,实在有心无力。然不意今ri仍能亲见王师旌麾南指,驱除夷虏,汉人故土得以复萌、华夏正统得以继存,杨某人死无憾矣。”

“杨公这般急公好义,心系故国。实乃我辈楷模。陈某此前一直以义不忘本自矜,今ri见杨公世代忠良,倒也惭愧啊——不过今ri泰王陛下在此,我等多用汉语交谈亦有失礼,不如还是先商国是吧。”

在更南面的地方杜聿明、孙立人麾下37个师的部队被堵在滇缅公路北段的出发集结地永平、保山、龙陵等地,滇缅公路每天的极限通行车次辆只有8000余辆,如果算上往返程的话,利用率还要低三成以上,每天可以出境的远东军队不到5个师,再往后随着已经出境作战的补给消耗运输任务,这个速度还要减缓,37个师的人马没有十天时间也不可能全部通过缅甸东北部的横断山脉区域并重新展开。不过幸好英国人在这些山区的部队布置稀疏、通信迟缓除了数个枢纽重镇外防御非常稀松,远东军队在出兵的前三天内就完成了前锋沿滇缅公路突进到腊戌郊外,并切断了滇缅公路枢纽腊戌与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之间道路的任务——密支那作为缅北第一重镇,本有一个印度师专门居中驻守,另有一部分地方武装沿密支那以北的边境展开分布各处隘口,但是在腊戌和密支那之间的道路被切断后。密支那的印度军队就失去了与缅甸南部守望相助的重要陆上通道。

南线集团军群的第3路由薛岳薛伯陵指挥,共计23个师,借道相对容易通行的法属印度支那的老挝琅勃拉邦迂回缅东掸邦,这一路需要迂回的路程更长,但是得益于道路相对易行和部队拥堵较少,薛岳所部人数较少、机械化行军程度也较高反而推进速度颇为可观。

…………

三天后,缅北掸邦,果敢县城。

位于老街的土司杨氏坞堡已经是果敢县城中最为高大巍峨的建筑了,石筑地基就有别的民房一两层的高度,其上三层厅堂加上一层额外的碉楼,总高度30余米,在云南和缅甸这种炎热的雨林气候带荒山稀少、大块石材开采不易。能修筑如此建筑已经是非常难得地了,也足以看出这座建筑的主人家族在此经营了不止数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