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九十八章 整合斯柯达

第九十八章 整合斯柯达(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95年7月日,捷克布雷斯劳。关于瓜分lt-项目的讨论会就在这里展开。鉴于海军z计划讨论中发生的一些不好的情况——比如计划上报到元首那里后居然还经过了几次伤筋动骨的大改,让供应商或多或少地在元首那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这一次,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先学乖了——先试图讨论出一种可以过了维勒安蒙斯克这一关的方案后再上报给元首或许比较好。其他公司和古德里安少将听闻这种意见后也是一拍即合立刻同意了。

“以我之见,帝国目前急需一种装备7mm口径或更大口径坦克炮的坦克。不如就直接把lt-的升级研发任务转包给列席的各家公司。这样才可以实现帝国陆军战斗力的飞跃。从我军在意大利的表现来,我们的2号坦克综合实力只比意大利人的菲亚特000/b型略强而已——我们之所以轻易击溃了意大利人,那只是依赖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的优势,并不是我们的武器装备已经达到了完爆意大利人的程度。如果现在开始按照原计划设计号坦克的话,要形成战斗力肯定会比升级lt-至少慢一到两年。”

古德里安拿着帝国装甲部队在意大利作战的记录,一项项向在座的装甲供应商们数落着2号坦克的劣迹,几乎从装甲到动力到火力全部要改。

“可是——帝国目前并没有面临战争的威胁,和意大利人之间我们只是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未来几年里面我们都不可能发生战争,与其如此急功冒进赶制只是比原来性能略有提升的lt-,还不如花几年的时间把该攻克的技术难点全部攻克,然后生产精密完美的号坦克和4号坦克。否则就算我们明年就弄出lt-,等到七八年后如果帝国真的发生战争,这种武器就又再一次落后了。”

自从捷克被并入帝国以后,当年的奥匈帝国和捷克第一大军工企业,也是出了克虏伯以外欧洲第二大军工企业,捷克斯柯达兵工厂也就落入了帝国的手中,受到了帝国技术情报局的直接监管。

最初的半年以来,这里本身的自主研发工作几乎陷入瘫痪,克虏伯、莱茵金属和战争造船厂的工程师和负责人们纷至沓来,如饥似渴地拼命吸收这个企业的一切成果互通有无,德国在上一场战斗后受到的压制让克虏伯和莱茵金属都有很多技术盲点需要补完。

历史上德国9年底才吞并的捷克,99年就全面开战了,因此没有机会把斯柯达为代表的奥系日耳曼人的工业精华完全吸收,只能把斯柯达当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军工生产厂家——后来大范围生产的“捷克造轻机枪”、“t坦克”、“追猎者驱逐战车”和种类繁多的捷克规格火炮都是斯柯达兵工厂的产品。

但是现在,这套庞大的军工产业体系被提前三年纳入了帝国的控制——在帝国的军备还处在研发积累而不是大规模生产的阶段。那么彻底深挖吃透斯柯达体系的研发实力使其融入帝国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维勒安是第一个想到全面整合斯柯达的,不过不是唯一一个,从95年开始,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少将、以及克虏伯、莱茵金属、戴姆勒奔驰、bmw还有保时捷博士刚刚在元首授意下成立的大众汽车集团就都盯上了这里——希特勒自从92年带领德国走出经济危机后,94年开始就表示要让每一个德国家庭都买得起一辆车,斐迪南保时捷的设计被选中,随后在帝国的资助下,大众汽车公司也就在沃尔夫斯堡建造起来了,随后沃尔夫斯堡在后来的战争中几乎成为了一座汽车城和坦克城。

在帝国的默许下,那些非日耳曼血统的原斯柯达管理层开始被逐渐调离,各项原来保密的核心技术全部被德国国内的企业共享。一些精密的独有的军工加工设备被拆卸搬回克虏伯和莱茵金属研究逆向。

到了95年下半年,这里还剩下的值得瓜分的最重要的技术储备,就只有捷克人原来已经立项的lt-轻型坦克了。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且帝国在坦克领域被英法卡了几年的脖子,一号和二号坦克在意大利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和稳定性问题被古德里安总结出了几十摞的报告。所以他们急需lt-这个项目来补完自己的短板。

lt-坦克是从捷克被吞并前已经完成的lt-5坦克改进而来的,当帝国吞并捷克的时候,斯柯达刚刚生产完成了首批50辆lt-5轻型坦克,并随后就立项开始规划lt-5的后续型号lt-的改进工作,这时德国吞并了捷克,这50辆lt-5都被德国人缴获,只分了0辆的汤水给斯洛伐克,其他00多辆都被德国人拉走进行各种测试。

测试的结果显示,lt-5的性能已经部分超过了二号坦克的水平,如果按照lt-的立项指标完成的话,lt-会是一种接近德国人规划的号坦克实力的坦克。虽然7mm炮的火力和原来预估的号坦克5mm火炮相比略有不足,但是lt-的轻便性和机动性和装甲防护上都与设计中的号坦克差距不明显。

因此,如何处置lt-,如何分配帝国装甲兵装备企业下一阶段的市场,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维勒安虽然只是一个掌管“技术情报”的官员,但是在海军“z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出这个人在技术研发方向上可以很好的影响元首的意志——这一点克虏伯和莱茵金属是最有体会的,其他没有参加过z计划制定会议的坦克厂商也从各种渠道有所了解。所以,一场影响维勒安决定的暗战在他们的前提讨论中就展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