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 829全面战争

829全面战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分兵两路,先取荆南四郡,只要再占领了荆南四郡,我军就等于对汉军形成了半包围,之后便养精蓄锐,暂时不予行动,等待华夏军发起进攻后,我军再连同江夏在内,发五郡之兵,齐攻江陵。现在荆南四郡已经没有汉军了,尽管出兵占领,一郡一万人,其余兵马向江陵进发,只围不攻。”周瑜道。

孙策听后,点了点头,说道:“荆州本来就应该被我们所攻取,就算华夏军战胜了,夺下襄阳之后,我军也已经袭取了整个荆南,荆州一人一半,合情合理。”

这时,董袭从外面赶来,抱拳道:“启禀皇上,华夏虎卫大将军甘宁,率领五万水军朔江而上,想借路我国水路到达襄阳。”

“甘宁水军现在何处?”孙策急忙问道。

“还在江都,暂时还没有出发。”董袭答道。

荆州,江夏。

汉军不战自退,田豫、严颜率领大军从江夏退却,一路退回了襄阳,并且携带走了江夏的所有的军需物资,甚至一粒米粮都没有留下。江夏百姓也都是纷纷逃逸,本来富庶的而又繁华的江夏,顿时成为了一片荒凉的地方。

江夏城头上,吴军大旗迎风飘扬,城内设立了行辕,吴国的皇帝孙策、大都督周瑜等人全部聚集在江夏的太守府里,密商着事情。

“刚刚收到了华夏国的飞鸽传书,信中写道,让我们进攻江陵,华夏国进攻襄阳,不知道众位爱卿是何意见?”孙策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环视了一下坐在身边的群臣,便问道。

“理该如此,华夏国兵多将广,襄阳城集结了二十万之众,这个硬骨头,应该留给华夏国来啃。我军水陆并进,直攻江陵即可,江陵不过才十万兵马,我军二十万,就是一人吐一口吐沫,也能把江陵城给淹了。”卫将军周泰首先叫道。

“给甘宁回信,就说我国江防甚重,非商船不得入内,让其改走淮水。”周瑜斩钉截铁地说道。

孙策道:“甘宁不过是借路而已,公瑾怎么……”

“皇上,此乃假途灭虢之计,如果甘宁真的朔江而上,沿长江一线,便可将我国境内虚实完全窥探,以后若是我国和华夏国有何摩擦,只怕战端一起,华夏军便能势如破竹。”

孙策听后,也觉得后果很严重,便对董袭说道:“按照大都督说的办,不得让甘宁进入我国疆域,如果要去襄阳,让他改走淮水。”

其余将军都跟着叫嚣着,围绕在孙策周围的都是以前的策瑜军的将领,也算是孙策的旧部了,孙策这次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在选将上面,也是做了一番深思熟虑,他选择了自己的旧部,从而让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人老一辈的将军留守在国内,以孙权为摄政王,统领全国机要,让张昭、顾雍、吕范、朱治、鲁肃等人辅佐着孙权。

单从这一次出兵的情况来看,孙策是不想那些老将碍手碍脚的。吴国建立之后,他称帝了,在朝廷的机制上还是延续汉朝的旧制,但也做了一些改革,比如说吴国不设立大将军、大司马、太尉等职,以大都督为统领全国兵马的第一人选,通常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都是孙策最值得信赖的,所以这个职务就自然而然落在了周瑜的身上。

孙策听完一些将军的叫喊之后,见周瑜始终没有发话,便说道:“公瑾,你怎么看?”

周瑜道:“我军自有我军的路线要走,为什么一定要听别人的安排?汉军全线龟缩,只守江陵和襄阳两地,互为犄角之势,哪一方先攻,哪一方就会受到巨大的挫折。我军虽然和汉军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我军也不能操之过急。这么多年都等了,难道还在乎这一时吗?”

“公瑾,你的意思是?”孙策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