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鼠年说鼠人 > 六十五、“校长论坛”话“特色”

六十五、“校长论坛”话“特色”(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愿我们每所学校的特色创建之路越走越宽,每个学校都扬起特色之帆,乘风破浪,顺利远航!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坚持分流教育,确属创建特色学校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值得提倡的,所以二十六中的论文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普遍意义,可为其他学校借鉴、效仿。

然而,这样的特色也面临现实的种种挑战:

1、教育体制的挑战。坚持分流教育,实际上是教育体制的二元性,存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两种体制,而且两种体制的融合,是对教育体制的一种解构和重构的过程,重构后的普通教育体制,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特殊的,对每个人就有必要进行特殊教育;体制上的融合只是这种全纳教育的前提,更为有效的应该是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2教育实践的挑战。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统一模式:统一课程、统一教学、统一评价,而分流教学就是依据学生对象的不同,以平等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教育实践必须有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加以落实,否则难以做好。

3、教育观念的挑战。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流,这种应变机制是很好的一种尝试,但这里要解决人们的观念问题,家长的意向如何?既然把孩子送到你普通高中,是要你培养我孩子上大学、考名牌的,你凭什么让我孩子分流实行就业预备教育?毕业到企业去。不上高等院校,学生不同意,工作如何做?

上述种种挑战性问题,实际涉及对学校特色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问题。特色不同于模式,特色不是为了显示某种个性、某种新意、某种与众不同而附加的东西,特色是一种品格,一种潜在气质,一种大道无术、大智无谋、大德无名、大勇无功式的不留痕迹、不带标签,不要说明书的自然流露和恒久显现。

曾听一位教育同仁讲过这样的经历:他参与考察过外省的几所学校,有的学校的学生能很有礼貌的跟来访者打招呼,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学生;不是随便的、敷衍的问个好,而是停下来,很认真地来做这件事,这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该校学生的这种素质表现,就是很有显示度的一个特色。

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李天顺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特色学校的特色一定是根植于学校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思想之中的东西,一定是对全校学生的终身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东西。”可见,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需要孜孜不倦的探索,需要稳步有序地推进。

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北有南开,南有扬中”,是对两所中学很高的赞誉。“南有扬中”是指扬州的JS省立扬州中学;“北有南开”,则是指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天津私立南开中学。在当今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质量、声誉、处境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人们常常要谈起当年的南开中学,想起张伯苓。当年的南开中学究竟好在哪里,张伯苓创办的这所私立中学为何能一炮打响,红遍全国,“无非办学外则不攀权贵,不牟金钱则择徒从优,择师从优,教育从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见《博览群书》2004年第5期《“精神贵族”的摇篮》)。该校当时最有特色的一项活动是每周邀请不同政治派别、不同观点的名人来校演讲。他们讲国际大局、抗战形势、时政财经以迄天文地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修身养性、立志报国等,无所不包,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抱负。所以,培养出像周恩来、邓颖超这样的世纪伟人不是偶然的。南开中学的成功经验昭示我们:经营学校,创建特色必须求真务实。

我们合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前身是科院附中,位于合肥西郊科学岛,自然风景优美,人文环境高雅,凡到过我校的领导和同仁都称赞这是个读书成才的好地方。如何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学校的科技特色,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寻的问题。我们感到,如果仅仅以环境好,周边无网吧,无游戏厅来宣传,或组织一些学生参观科普馆、研究室的活动,让科学家、博士生、研究员经常作些科普报告,让我们的学生比别的学校的学生多了解一些科技知识,甚或多掌握一些技能,都不能算是学校的真正特色。现在,我校的特色创建,在抓质量、抓管理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德育内涵的渗透。为此,学校与院研究生部成立了“与博士生一起成长”教育委员会,选派博士生甚至是博导担任课外辅导员,让博士生走进班级,走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从博士生的成长经历和治学精神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也让博士、硕士生们关心我校学生的成长,让他们与学生手拉手走进科学的殿堂,走向人生的未来。这里深蕴的正是根植于学校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思想中的东西,是对全校学生的终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东西。这种东西长期积淀,必将成为真正的特色,而这种特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也必将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