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一章 我来到了日本战国?

第一章 我来到了日本战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原先几个被李晓吓得狼狈的士兵,连忙收拾起长枪,纷纷后撤转到这十几个骑兵的身后。

这群骑兵打头的是一名中年男子,颇有威仪,似乎是将领一般的人物。而对方骑在马上,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面上流露出诧异之色,显然也是李晓身形的缘故,一面却沉声出口问道:“你是什么人?”

李晓将头微微上仰,恢复了平视的角度,如果眼前是战国时期,那么当时曰本的东洋马,并不像现在看起来那么高大,所以即使对方骑在马上也并未比李晓高到哪里去。

陡然李晓的视线微微抬高,冷不由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曰本战国兵士十分有特色,有点颇似唱京剧的武生,京剧的戏台上武将背后总要插四根靠旗,靠旗上绘有草龙、江涯或龙纹,京剧如此设计,大该为了模样十分有型的考量。

一枪在手,顿时声势不同了,李晓挥手一划,枪尖在外圈划出了一道弧线,噗地一声抖响,枪尖犹如毒蛇的头部般抖动,迫得这几个士兵又是惊慌连连的后退。

看着对方仓皇的退开,李晓也没有逼迫上去的意思,这杆竹枪虽然很长,估计有四米出头,但舞在手中并不十分吃力。竹枪的外头是由竹片包裹的,里面则是木头实心,枪的表面涂了一层红漆,大概是用来防水防腐。

李晓是光荣游戏迷,在信长之野望,其中有一项足轻特色科技叫‘三间枪’,研究之后足轻队的攻击力+4,防御力+3。

这当然是游戏上的数据,而实际上三间枪指的就是这种竹枪。在曰本战国时,间是用来形容长度,与米,丈单位类似,一间长度就是一米六,三间则是四米八,而这杆枪的长度大概在二间半附近。

三间枪并非不是每个士兵都耍得动,这需要有足够的臂力,如历史上,名闻天下的马其顿帝国步兵方阵,士兵装备的长矛则普遍是在五米以上。

而曰本士兵背后几乎人人也插一杆旗帜,但他们不管这个叫靠旗,而称之为旗指物。旗指物一般只有一到两面,插到铠甲背后的圆筒上。旗指物上的图案多是代表了士兵,势力一方的家徽,或者是领军侍大将的专用旗帜,作战时可以识别敌我。

令李晓吃惊的缘由是,他清楚地看见对方骑兵身后的旗指物上,上面的图案时,一个金色菱形,沿着每条边中线切开,又分割成了四个小菱形,就像是汉字中一个异体的‘田’字。

“四割菱。”

李晓震惊地低喃了一句,任何熟知,甚至对曰本战国一知半解的人,都知道这家徽意味着什么。而眼前这十几个赤衣赤铠,难道正是这个时代大名鼎鼎的赤备骑兵?

马上那位骑兵将领同样也是脸色古怪,他刚才听李晓一句低喊后,同样也是吃惊了一下。而自己下属骑兵则皆是一脸狐疑的表情,但纷纷将腰间的太刀拔出。

在战国时,普通士兵装备的竹制长枪,大多在一米五至两米这个范畴,枪再长了,则容易被对手砍断。

李晓小时候生姓好动,故而被父母送去在体校呆过一段,和一群狐朋狗友们什么都玩,并且正巧院子里有个老干部,沧州人,是家传的武艺。他家中正好有一杆白梨木制的大枪,在抗曰战争时,他在晋察冀边区当民兵时,还用此枪戳死过一个伪军。

于是李晓小时候也问他学过一手,特别是李晓臂力不弱,所以这‘两间半枪’舞起来也特顺溜,带着一道劲风来,而对面几位现已是目瞪口呆。也难怪他们惊讶,过去的倭人个子都不高,又是胳膊短腿短。一米五的个,舞起枪自然是特别费劲,而李晓却轻松拿捏,在他们眼底犹如天神下凡般威武。

就在这时候,从东面的山谷间,突然从远处响起了一连串,哒哒地马蹄声。李晓转头看去只见一溜骑兵正斜斜地朝这里奔来,急速跳跃到眼中的是一片耀眼的红色。

倏然之间,这十几个赤色衣盔,背上插着一杆小旗的骑兵即飞驰到李晓面前,整齐划一地赫然停下,战马呼地一声吐了声长气,即一声不吭地定在原地,如此可见马上骑士一个个都骑术精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