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九十五章 一点浩然快哉风

第九十五章 一点浩然快哉风(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周围仿佛响起了无数厮杀马蹄之声,春秋乱世,诸侯征伐,尽在其中。

只见在老儒生的周围真的出现了无数骑兵虚影,影影绰绰,马蹄声,响鼻声,嘶鸣声,脚步声无数声音掺杂在一起,似乎真的有一支大军出现在了“东都城外”,只要一声令下就要立刻攻城。

兵临城下。

这卷竹简的内容也无甚出奇之处,若要换成纸质书籍,只要一百文钱就能从书坊中买到,老儒生之所如此郑重,是因为这册典籍乃是至圣先师亲笔所书,那就不同凡响了。

道祖三千言,佛祖九九八十一卷佛经,再加上儒门圣人的六经,这是三教各自的立教根本,大道隐于其中,可却少有人能从中直接悟道,不过若是换成道祖、佛祖、至圣先师亲自讲解,那就不同了,正因如此,三教祖师常常会亲笔誊写典籍,将自身感悟流传于后世。

这等物事,如何能不郑重其事?

提到儒门经典,离不开六经之说。虽说至圣先师自称述而不作,但这并不妨碍他亲自抄写六经,而孙世吾手中所持竹简就是六经中的《春秋》。

老儒生一手托着春秋,一手小心摊开竹简,就像一个在私塾中传道授业的老夫子。

暮色中,一名身着黑色蟒服的身影站在城头上眺望远方,在他身旁左右皆是铁甲森森。

满城上下静待一人。

当这位面白无须的大宦官看到驿路上缓缓行来的老儒生时,按在城垛上的手掌下意识地握成拳头,轻声道:“殿下的意思,不想看到这位大先生入城。”

站在他身侧的一位披甲将领恭敬应诺道:“谨遵王上旨意。”

当城上之人看到老儒生时,老儒生也看到了城头上的人,他仍是向前而行,喃喃自语道:“真是好大的迎客阵势啊。”

至于学生,自然就是眼前的这座巍然雄城。或者说,是端坐于城内魏王宫中的魏王萧瑾。

不过很显然,萧瑾并不想去听老儒生的说教。

按照儒家天地君亲师的规矩,皇天后土在上,父兄俱已不在,萧瑾自视为帝王,又是生而知之的谪仙人,试问天下之间,谁人能为其师?

仅以自负而论,萧瑾这位魏王殿下尤胜当今的皇帝陛下。

当老儒生摊开手中竹简要为眼前雄城传道授业解惑时,风起云涌,天显异象。

老儒生的视线下移,沿着驿道看到了尽头处的城门,这座魏国“东都”的翻版正阳门丝毫不逊于帝都的正牌正阳门。虽然此时城门紧闭,但可以想象城门之后的幽深门洞。

时至今日,魏王之心就如这座城和这座门,昭示天下,路人皆知。

这趟魏国之行,又怎能不来?

在距离“正阳门”还有大概百余丈距离的时候,老儒生停下脚步,从背后取下书箱放在身前,然后他从书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竹简,托在手中。

儒门重器正心镜在陈公鱼的手中,可孙世吾作为儒门中的最年长者,同样有一样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