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扫明 > 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红颜多薄命

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红颜多薄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大明,妓女也不好做。

洪武皇帝爷虽然是泥腿子出身,但这位同志就和王争一样,不学而有术,将天下民分为“军户”、“匠户”、“民户”,硬性彼此不允许转换。

这位老爷子特意规定了青楼女子的一切,据《明实录》记载,大明洪武皇帝曾亲自下诏:

“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

也就是说,青楼人等必须统一戴“万字符”头巾,腰间应系特制的“褡膊”,歌舞姬则着“角冠”,穿赤褐色的坎肩。

说白了,依然逃不掉附庸风雅四个字。

天下间最著名的勾栏院不是秦淮八艳发迹的任何一个,而是处在北京城的教坊司,没其它原因,只因为这所勾勾栏院是国营,后台雄厚,哪家青楼也别想争。

在这里从事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有非常显赫的身世,都是那些大明历朝党争、政争、兵变的牺牲品。

比如洪武初年,元朝来不及逃走的贵族子女,还有和朱元璋争天下被干掉其它势力的家眷后人,以及各个皇帝突然一变脸杀掉的大臣妻妾、子女,云云此类。

总之,这些人,男的世代龟公,女的世代娼妓,他们比普通妓女还有不如,因为这些人都被皇命钉死,无论世道怎么变,永远都不会有从良做妾的那一天。

朱元璋身为开国皇帝,频频亲自下诏关心青楼女子的安居乐业,这种事竟然屡见不鲜,谁都看不懂,但也不敢多说。

民营的勾栏院,其实在稳定的时候很少出现不明少女被恶少卖入妓院的现象,这些倒不是因为百姓们的淳朴,而是因为制度。

洪武皇帝爷早在大明开朝之初就想到这个问题,规定从事这一行业的女子必须要有地方司衙的文书证明,还有当地官府的承认。

没有?不好意思,逼良为娼的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

直到现在的崇祯年间,从上到下所有规矩基本都成了闹着玩,很多家庭就连父母都活不下去,子女就更是无依无靠,与活活饿死或者被人糟践死的那些相比,被老鸨看上买进青楼培养的,还算是落个好结局。

不过被老鸨看上也不一定会活下去,这些老妓女个个都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主儿,要是实在不听话或者太笨的,将女童活活虐待致死,最后抛尸河中的其实并不少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