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将军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 将军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第38节

将军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第38节(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庄稼人一年到头的出息,很大程度指望这些有机肥料。

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直到二十一世纪,都在延续这一产业。

话说回马桶,大城市里有专门洗马桶的工人存在,但他们享受不到那个条件,至于陶瓷马桶,更是无稽之谈。

故而关夕望另辟蹊径,想打个水泥的方形桶,固定在下水道口上方,马桶上铺一层木板,作为坐垫,后方放木桶做成的水箱,再用窄一些的水泥管道和下水道口相连。

这样,污物就能直接顺着管道冲向发酵池里。

“安马桶,你知道吗?”

“马桶啊,我在城里也见人用过,不过那玩意不是木头做的吗?和水泥有什么关系?”

“行了,懒得和你说,去做就是了。”

马桶在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不少家庭中,尤其在沪市格外流行,木头箍的,用大漆涂抹过好几遍,有红色,也有黑色,讲究一点的,会在上面雕花,甚至用上铜配饰。

这种马桶冲水方便,但比恭桶还麻烦,传统的“便桶”好歹用水冲冲就行,它呢?不仅要冲,还要用刷子和布里里外外弄干净。

发酵池被他设计成全密封结构,和后世农村常见的“沼气池”相似,池底和四周砌了一层薄薄的水泥,上面盖着两大块水泥板,用来存放污物和生活垃圾。

当需要从里面取出“肥料”的时候,再掀开石板,不过,那时的场景应该相当不忍直视。

恶心不说,还污染环境,毕竟喝水和洗马桶都在同一条河里,卫生能好才见鬼了。

不过他们村子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村民对五谷轮回之物看重得很,都是好肥料,可不会浪费。

县城里都有专门的“粪厂”,由掏粪工人们家家户户或公厕中收集那玩意,再运到位于偏远地带的“厂房”中,经过集中处理发酵,制成成品肥料后,再转手倒卖到农村。

别觉得意外,这个年代化肥紧缺,明光生产队能分到几包都是顶天了。

可是这点化肥干什么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