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嫡长子 > 第843章 朝堂政治

第843章 朝堂政治(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反而是几年一换的流官制占据了主流。

但凡事都有个例外,这两点因素在刘健的身上就可以被避免。

他不可能再回北京,也一向以清流标榜自身,不屑做一地方权臣。

二十年来,山东成了清流的自留地,也成了他们这帮理想主义者实验治国的绝佳之所。

然而事实是,山东是各地当中变化最小,最像正德初年的地方。

大明改元正德二十年,国家东南西北都变化较大,唯一要说有哪里不变的。

就是山东。

弘治年间的首揆刘健,因为不慎惹怒天子,被贬官至山东。当时他已年过七十,当初人人都觉得这老家伙哪怕是到了山东,最多也就是熬个几年。

不曾想刘健是个真正的长寿之人,至正德二十年,他已经九十三岁了,仍然在任。

换句话说,二十年间山东就没换过巡抚。

倒不能说是落后,只是呈现出的模样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儒家治下,无非就是那几招。

比如说,这里仍然缺少商业,继续维持着小农经济,正德十一年清田令后,算是抑制了土地兼并,再加上推广红薯,所以饿肚子的现象是不多的。

就算是遭了什么灾,国库有银子能够赈济,刘健为官清廉,赈灾粮不至于被克扣太多。

再比如,路引制度目前也只存在于山东等几个少数省份中。

汉宣帝时,曾经提倡过地方官做得好的,就不要轻易调动,毕竟人家好好的,你换人干嘛。

不过这种制度并不是在任何场景下都能适用的。

首先是当官的那个人自己,时间久了,他就会想升。另外,一个人长期执政一个地方,那很容易改姓,朝廷到时想插手都难。

这是更为关键的缘由。

所以汉宣帝的这一做法虽然有其道理,但并没有被大规模的采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