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嫡长子 > 第674章 解释解释

第674章 解释解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比较精彩的一件事发生在正德七年。

当时国家一切正常,天子和大臣们也和和睦睦。

结果忽然有个言官上疏,说皇帝让西洋教习教授皇家子嗣有违祖制,而且于礼不合,接着说上一道不得了的影响,并且还讲大明文盛,不仅是朝中有诸多大学士,乡野之间也有很多遗贤,何必求助于几个夷人?

这种建议背后多多少少会有一个目的:就是觉得接近皇长子的机会给旁人拿去了。

再者为天下读书人叫个响,也能挣些名气。

“是,微臣遵旨。”

不仅如此,朱厚照在靳贵将要转身的时候说,“等等,你得关照他,叫他好好写。这封回奏的奏疏,朕可以是要公之于天下的。”

御史言官往往会‘重视’自己的名声。

朱厚照不打这些人板子,不削这些人官职,要么就是不理他,憋死这帮喷子,这种是比较轻的,另外一种就是逮住他们的痛点,你要扬名?哪有这么容易,整不好就让你扬丑!

这种事情要看他怎么狡辩。

结果没想到皇帝批示的那叫一个绝。

皇帝表示,这封奏疏非常好,既然你说有很多乡野遗贤,那就限你三个月时间给找出五名来。要求当然是一样的,西洋教师能教授外文,那他也得会,还有算学、航海学以及要有足够的见识。

这下这家伙傻眼了,这上哪儿找去?

没办法,他只能上疏说他相信大明有这样的人才,但他不认识。

这叫什么?这不是对着皇帝胡说八道吗?于是朱厚照羞辱了他一番,并将他降为九品县丞。

如果他仍然坚持己见,朱厚照就用老百姓切切实实遭受的苦难,揭露这家伙的沽名钓誉。

如果他又改变主意,那也还会嘲笑他一句:赵括之流。

意思就是纸上谈兵,根本就不懂得何为国政。

总而言之,朱厚照这些年和这帮人斗也有经验了,那就是不要囿于文字上的缠斗,这是他们擅长的。

而要离开文字,用事实、实践说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