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永在 > 第四百四十七章:文奎离京

第四百四十七章:文奎离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文奎、文圻兄弟二人对视,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思考之色。

这只是一个故事,因为不符合任何的逻辑,更经不起考证。

狼来了,怎么会给村民集结上山如此充足的时间。

放羊娃在放羊,狼为什么不吃羊而专等着吃孩子呢。

当放羊娃发现了狼,却没有在第一次跟随村民下山。

“朕给你俩讲个故事吧。”

朱允炆并没有选择让朱文奎抓紧离开,而是又开口喊住了行将起身的朱文奎,也让后者失笑。

自家的父皇总是喜欢讲一些小故事,虽然后来回想,有很多道理在其中。

朱允炆组织了一下语言,雄浑的声音拿来说了一段朱氏童话。

“以前有一个牧羊娃,他在山顶放羊,山脚下是村里人在耕种。

种种的不合理使得这只是一个说给孩子听的故事,但并不妨碍这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值得引申出来。

“狼是我们的敌人,而我们的敌人,往往是狡猾的,他可以一次两次无法击杀你,但他会等,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

而放羊娃第一次呼救、第二次呼救等来了支援,吓跑了狼,也让孩子在心里认为,他第三次、第四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都可以等到他想要的救助,形成了依赖性而忽略了危险的未知性。

村民是我们的帮手,是朋友,但朋友也不会一直帮助我们,终归能帮助我们自己脱离危险的只有我们自己。”

朱允炆用故事中三种身份的行径讲了三个流于表面的道理,以此为寄语。

一天放羊娃在山顶看到了一只狼,吓得大呼狼来了,山脚的村民便拿起农具向山上跑,等到了山顶并未看到狼,就问放羊娃,孩子说,狼吓跑了。

一群人安慰了惊惶的孩子。

等村民们离开,狼又一次回来,孩子再呼狼来了,村民们又一次集结上山,仍没有见到狼,问孩子,其言狼跑了。村民们爬山很累,为此很不开心的严厉斥责了孩子。

等村民们离开后,狼再一次回来,孩子大呼狼来了,却没有一个村民上山帮助,最后孩子被狼吃了。”

本故事取自教孩子以诚实的狼来了,却被朱允炆改动了一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