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N道贩子康采恩 > 第39章 分茶

第39章 分茶(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所以他急的摆摆手,说道:"这种小事并不重要,只要他能把食盐带回来,让我们检查一下成色,一旦能够说的过去,我们就按照他购买的价格,上浮两成从他手中拿货。"

曹婆婆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陛下的决心固然是好的,但是上浮两成的让利太多了。而且,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直接从那名海商手里买货,这样还可以省下中间环节的浪费。这是这样以来,正好我也早就想知道,他在海上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

赵祯闻听此言,先是点点头,但却又像曹婆婆一样摇了摇头:"直接与海商接洽,倒是的确能省下不少费用,但我们也要冒着打草惊蛇的危险,错过康采恩其他的秘密,焉知他没有与其他的海商联络呢?"

"有道理!如此一来,我们先听一下他的报价再说,如果实在是太低廉,那就让他赚取其中的差价好了。"

就当曹婆婆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康采恩的声音,原来他已经打完了点滴,并且寻了一个私密的地方,穿越来到了1041年的北宋,还将她丢到自己房间的那些蔬菜和鱼肉,都拎到了众人的面前,于是便有一名店伙计问道:"恩哥儿,你这是要开一家分茶店吗?"

武卌看到陶婆婆的目光,不禁有些尴尬起来,因为康采恩当时的话,是把取钱和买盐两件事情分开来说的,他当时也是脑子犯浑,竟然能想通其中猫腻。

这事他们都想不到,其实这其中原本就没有什么猫腻,康采恩之所以把两件事情分开来说,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要求之中,一个是实打实的,另外一个只是托词。他哪里有什么海上要件,分明是回到1977年的湘江,用铜钱去换取食盐去了。

不过曹婆婆在此处的理解,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偏差。康采恩的实际行动,的确也相当于用那两百文钱去购买食盐了。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去文物市场倒腾了一把而已。

不过这些细枝末节,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更不会成为赵祯关注的重点。

因为他只在乎那种雪花盐的价格,如果真的足够便宜,以至于有足够的利润区间,能够保证商贾们将其贩卖到陕西路,依旧不会亏钱,那么陕西路的私盐弊病,将会得到质的改善。

"分茶?那是什么?"康采恩有些不解的问道(未完待续)

谁知道从西峡那边贩卖私盐的贩子当中,不光有那边的党项人,也有自己这边的宋朝人。而且两边的人由于从事的是相同的买卖,又是一方与产地亲近,一方与销售地亲近的关系,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合作的状况。

时间久了,双方也就变得熟络起来,这就导致在战争爆发的前期,有很多新上的私盐贩子,都是在宋朝同行的掩护之下,完成军事侦察任务的。

虽说宋朝这边也有不少爱国的肺癌分子,将他们长年累月对西夏地形地貌的了解,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朝廷官军,但奈何朝廷的军事力量实在太过薄弱,前两次在前线的大规模行动,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让他们的努力,白白成了西夏同行们的笑柄。

赵祯早就有心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就算不从根本上去掉走私的弊病,也要在改善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下,控制一下陕西路的私盐走私。

只可惜他在之前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手段,但如果康采恩所说的事情属实,那么他就可以直接采购便宜的雪花盐,与西峡那边贩卖过来的青盐做一次价格战,用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尽可能地根治食盐走私给陕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