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江湖小人 > 第二十三节 假途灭虢

第二十三节 假途灭虢(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崇见杨业高大英武,一表人材,而又武功高强,很是高兴。当即令次子,也就是现下汉国的皇帝汉睿宗刘钧,收杨业为义子,赐名刘继业。这似乎是沙陀人的习俗,自“晋王”李克用以下,皆喜收义子,只要是能看上眼的人物,定是要收为义子,占为己有。

麟州杨重勋历经“周”、“宋”,数次反复期间,“棍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剿灭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兵不血刃令陕州袁彦、府州折德扆入朝,南定“唐国”李煜、“吴越”钱俶,北攻“汉国”刘钧,屡战屡胜。杨重勋知道,宋天子赵匡胤才是天定的真命天子,中原之主,遂死心塌地归附“大宋”。

杨业从此与兄弟杨重勋骨肉分离,背道而驰,各事其主。

杨业虽得刘崇赐名刘继业,但晋阳百姓却仍呼其杨业杨无敌。如今杨业官拜汉建雄军节度使,驻守北方重镇代州,北拒辽国,兼领晋阳兵马都部署,统领晋阳兵马,一身肩系汉国安危。

杨业守边经年,边关之上,契丹铁骑,肆意掠夺,草菅人命,而且他们贪得无厌,食骨知髓,将本已风雨飘摇的汉国,盘剥的愈发贫穷,民不聊生。因此,杨业对契丹人殊无好感,甚至是痛恨。

麟州杨氏,传自“金刀”杨会。

杨会一脉单传,生子杨信。杨信未及成年,已是刀法纯熟,杨会教无可教,遂令其拜在结义兄弟夏书棋门下学艺。“中原铁枪门,无敌双枪将。”说的就是“神枪手”夏书棋和“王铁枪”王彦章,二人并驾齐驱,皆是中原“铁枪门”的传人。

杨信枪法大成,回到麟州,以掌中一杆铁枪,大会麟州三十六寨,独领风骚,遂为三十六寨总瓢把子。时逢天下大乱,乃居麟州火塘寨,自称“火山王”。

晋西京留守高行周素以枪法称雄于世,挑战杨信,二人大战三百合,未分胜负,心心相惜,义结金兰。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慕名而来,令郭威胜之,却折节下交,与之结义。

刘知远入主中原,契丹来攻,杨信亲率麟州三十六寨,抗辽保汉。汉高祖刘知远册封于他,欲迁杨氏满门入朝。杨信坚辞不受,仍居火塘寨,据麟州,向汉称臣,自领麟州刺史。

今日,杨业巡边回府,突然好想痛痛快快地喝场酒,吩咐亲军将禄米、山货送回府去,独自一人进了“晋相聚”。耶律青云虽是汉人服饰,杨业仍是一眼就看出他是契丹人,心里就十分的不爽。

“你既然知道本将军大名,就该退避三舍,何敢旁若无人?”杨业愤然地一杵铁枪喝道。杨业刚过而立之年,脾性仍是血气依旧。

“扑哧”一声,萧小人和昭敏和尚都不禁笑了,实是没见过这般强横霸道之人。

汉枢密使郭威废“汉”立“周”,西北府州折氏、夏州李氏相继臣服于周,唯麟州杨信因与刘知远结义之故,更兼昔日曾败于周太祖郭威之手而耿耿于怀,不肯臣服。

此时,恰逢麟州为羌蛮群起而攻,刘崇无力西顾,杨信遂求援于府州折德扆、夏州李彝兴。府、夏二州请旨于周太祖,周太祖一笑哂之,诏令出兵解围。杨信心悦诚服,举州降周。翌年,杨信因与羌蛮交战时所中毒箭发作,不治而卒,享年六十有六。

周太祖郭威感念杨氏一门,守边有功,诏令其次子杨重勋代为麟州刺史。杨信生有二子,长子杨业杨重贵,次子杨宗杨重勋。杨重勋因麟州北接辽国,东靠汉国,东南是府州折氏,西南是夏州李氏的夏、银、绥三州,诸强环视,欲通中原,也只有经由府、夏、银、绥四州,况且,兄长杨业在汉晋阳,杨重勋遂接受汉睿宗刘钧册封,弃“周”从“汉”。

杨业年少时,任侠江湖。时太行山群寇打家劫舍、欺压良善、为祸一方,由于“太行十三太保”武艺高强,官府数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于是,杨业单枪匹马杀进聚义堂,以一身超凡入圣的武功,一杆铁枪横扫太行山,“太行十三太保”无一幸免,非死即伤,杨业因此在江湖中一鸣惊人,被江湖誉为“枪王”。

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闻知,异常激赏,就写信与麟州刺史杨信,调杨业过来辅佐自己。麟州素来归河东节度使刘崇节制,杨信万般无奈之下,将长子杨业送进了晋阳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