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2296章 后尘

第2296章 后尘(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晧然跟着陈以勤又客气了一句,然后又是认真地说道:“此次之所以要进一步开通天津港,却是希望各地更多的米粮能够通过海运北上,进而避免京城过度依赖于漕粮,甚至是全面取代糟粮。”

由于东南才是大明的粮仓,加上有几十万的边军要养,偏偏很多宗藩的封地位于北方,固而京城的粮食根本无法自给自足,却是依赖着京杭大运河运粮北上。

只是随着天津港开一道口子,越来越多的商人嗅到了商机,从海上运粮北上无疑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林阁老,你是想开通海运?”张居正的眼睛微微一亮,显得若有所悟地询问道。

林晧然迎着众人的目光,知道事情不宜藏着,便是进行纠正道:“此次并不是我要开通海运,而是这其实亦是一个试行!若是天津全面开港,各地的米粮海运北上能大大降低成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漕运呢?”

跟着这个时候重农仰商的思想不同,他却是清楚地知道商业才能兴邦,而发展海上贸易更是华夏站上民族巅峰的必然之路。

此次将上海港全面解锁无疑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打通这一个难点,那么就会让大明更能体会到开海的好处,进而拥挤这一个海上的新时代。

正是如此,上海才是最重要的一环,亦是他最为希望达成的一环,让上海跟宁波、福州、广州和雷州并驾齐驱。

“老夫刚刚说什么来着?刁民册就是早前徐华亭瞻前顾后,结果愣是将如此谋万世的良策拖了好几年,而今不过是在长江口建一个码头,实在不行便关上即可,这又有啥好担忧的?”郭朴停下喝茶的动作,显得有所不满地表态道。

陈以勤和张居正听到郭朴如此明显地强势表态,却是知道这个事情不说对方其实占理,哪怕他们站出来反对,恐怕亦无济于事。

跟着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派不同,林晧然更希望用引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商人走海路运粮跟僵化的漕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阁老果真谋之深远!”陈以勤发现林晧然竟藏着如此意图,眼神显得复杂地望向林晧然感慨道。

林晧然倒没有骄傲,而是一本正经地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道:“咱们一心为民,只是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好和不好的一面。现在大明弊病重重,唯有跟诸公一起同舟共济,方能为百姓多谋福祉!”

在这个内阁中,看似他们五人共谋,但有着郭朴无条件般的支持加上林晧然的治国之才,很多事情都是以林晧然的意志为准。

“此次让松江直接连通海外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是松江那边的呼声最高,我亦认为可以一试!”李春芳生怕气氛变僵,当即便是进行表态道。

随着李春芳、郭朴和林晧然的先后表态,哪怕陈以勤和张居正想要站出来反对,亦是已经无法阻挡了。

林晧然并不想成为“独相”,特别他仅是排名第三的阁老,便是望向陈以勤等人直接袒露心扉地道:“虽然广东开海多年,但东南才是大明最大的商品云集之地,故而上海港其实更为可期,我心里亦是希望让上海来承担更大的职能。”

“林阁老心怀全天下百姓,此事确实是我目光短浅了!”陈以勤亦不是真心要反对林晧然的这项决策,只是为了慎重起见才提出一个顾虑罢了,亦是主动检讨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