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1673章 亮剑

第1673章 亮剑(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徐阶之所以选择吐露这些事,其实是想要跟这个晋党的接班人张四维“交交心”。同样的这番话,他亦是跟林晧然说过,但林晧然的应对得体得多。

两相进行比较,他亦是清楚地看到张四维和林晧然的差距。哪怕张四维出身晋商且有杨博扶持,但他跟林晧然站在同一起跑线,定然还是林晧然更加的出彩。

一念至此,徐阶又是端起旁边的茶盏喝了一口茶水。

昔日的那个处理得当的司值郎已经成为了当朝礼部左侍郎,他的心里亦是不免生出一番感慨,目光缓缓地落向题本上。

在封面之上,正是一个鲜艳的礼部左侍郎印。虽然他还没有翻开题本后面折起来的内容,但他已经猜到这题本所说的事情。

大明当下的官场已经出现乡党特征,以前把持朝堂可以说是江西党,但现在则是南直隶乡党占优。另外,官场一直都是“南强北弱”的局面,山西帮是北方体系官员最强的乡党。

徐阶担任次辅的时候,便已经跟山西的党魁杨博有了往来。在登上首辅宝座之后,不仅帮着晋盐商恢复淮盐旧制,而且跟杨博的关系更密切。

现如今,他跟山西帮可谓是互利互惠,他给予兵部尚书杨博足够的自主权,而山西帮则是支持他稳坐首辅之位。

面对着甘肃巡抚王崇古的主动示好,他亦是决定将那份重礼收下,但不想坏掉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清廉”形象,故而决定制止一下王崇古的这种行为。

“下官必定将话带给我舅舅,不过元辅大人一看便是大福之人,长白山大参此种珍品给元辅大人才是物善其用!”张四维已经是官场之人,当即拱手恭维地道。

宗藩的事情原本就是各方所关注的一件大事情,偏偏林晧然选择高调地造访朝堂各个大佬,令到京城的官场都知道林晧然着手准备推出新的宗藩制度。

却是不得不承认,他选择向朝堂大佬们请教意见,这隐隐有一种“与君共谋”的效果,无形中扫清了很多的反对声音。

不过林晧然的手段再如何高明,但终究改变不了宗藩一事是烫手的山芋的事实。

若是他的方案不削减宗藩的利益,这样会成为百官眼里的“奸臣”;若是他选择过分削减宗藩的利益,却会得罪那一大帮宗藩群体,很可能最终成为改变宗藩制度的牺牲品。

徐阶听到这个夸赞之词,却是将题本轻轻地放下,脸上露出苦涩之色地道:“刚满周岁之时,我被家奴丢进井中,幸得那是一口枯井。虽被父母从井中救起,但脉象全无,家里本已经准备下葬,幸好贴面黄纸有了动静被母亲觉察,亦是足足昏睡三日方能苏醒。五岁那一年,我随父亲途经括苍山,为了摘得崖边的一个野果,不小心失足摔了下去,幸得衣服挂在树上才得以保住一命!”

“元辅大人,你这是……先苦后甜,所以年少之时,便夺得了探花郎!”张四维虽然对徐阶的经历颇为震惊,眼前这位首辅的小时候竟然如此的多灾多难,但还是继续进行恭维道。

徐阶发现这个人当真不会聊天,端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口,显得无奈地摇头道:“甜,非也!老夫确实是少年得志,二十周岁中得探花郎,接着告假回家娶妻,这本是人生之大喜。只是返京之时,父亲仙逝的噩耗传来,子欲孝而父不在!再回翰林院当差,却是得罪了张璁!”在提到这个人的时候,他的眼睛闪过了一抹狠厉,接着又是继续说道:“我从翰林院编修被贬到福建的延平府担任推官,亦是在这时,妻子去世的消息从华亭传来,仅是留下了年幼的璠儿……老夫的命并不好,亦是那个时候学会了脚踏实地,亦不再强求什么,一切冥冥中已有天意!”

年轻的时候丧父和丧妻的这两段经历,更是经历从翰林院编修到延平府推官的仕途重创,无疑令到徐阶的人生被抹上了悲剧的色彩。

“元辅大人的教诲,下官一定谨记于心!”张四维不敢再继续恭维充满故事的徐阶,显得讪讪地结束话题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