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祸害 > 第186章 赴京

第186章 赴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条河其实早已经变质,倒不如直接放弃,造大船直接走海运要划算得多。不仅不需要天天造船,不需要年年拨款修运河,亦少了当地官府的层层剥削。

当然,他这种意见是不可能给当权者采纳的,亦是不能发表的。

如今这漕运每年少说也衍生出二三十万两的利润,怕早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得利群体,他们必然运用力量阻碍海运。

历史早已经证明,想要动得利群体的奶酪,那简直等同于谋才害命,必然遭到他们的反扑,除非是你是最高的当权者。

我能当权吗?

林晧然初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叫“给水钱”,当他所乘坐的官船经过一个河闸时,才发现用词很是妥当。

官船行至闸门前,上面的用铁绞盘牵引石闸开启。待到官船进入闸道后,身后的闸门关闭,前面的闸门开启,船跟着这些水而离开。

当然,这些不入流的闸官给他十个胆,亦是不敢跟官船讨要“给水钱”。

或许是林晧然跟这个时代有些不一样的思维,徐渭更多的是看到了漕兵的疾苦,但他却是看到了“耗”字上面。

为了运输这二百万石漕粮,国家投入不可谓不少。

林晧然望着渐渐远去的河闸,突然自嘲起来。他如今只不过是一个上京赴考的小小举子,却突然如此好高骛远,不由得摇头苦笑。

虽然这个王朝处处是脓疮,聪明且英俊的他有着很多有效的建议。但他却清楚地知道,有些建议却是不能说的,如今最重要还是要金榜题名。

建设和维护这条京杭大运河,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役和钱财,甚至动辄要花费百万两之巨。不仅要供养着好几万的漕兵,还得投入大量的漕船。

漕船其实是加强板的小舟,连遮挡大阳的船顶都没有。由于河道航行条件较为恶劣,所以寿命要远逊于海船,甚至二三年就得报销。

有数据显示,运送这二百万石漕粮,单是运输的成本就高达了八成。

像当地官府为了敛财,打着修运河的名义征用劳役的同时,进行了一场愉快的贪墨;船厂为了贪墨,漕船亦进行了偷工减料;漕兵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漕船的重要部件拆去变卖换钱。

正是如此,林晧然觉得的漕兵疾苦在其次,这里滋养了太多的蛀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