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四百一十五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据说陶谦会死的这么快,也跟此有很大干系,后来的刘备做了徐州牧之后,曾经想要将严绍抢走的这一郡之地索要回来,可惜没能成功。因此两者之间有着较深的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可能还在曾经对徐州进犯的曹操之上。”

说到这里,高顺稍微的停顿了那么一下,而吕布也多少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是说?”

而吕布对高顺虽说有些隔阂,可是心里对他也是非常的信任。

这一点从历史上郝萌叛变,吕布跑出去之后第一个去找的就是高顺就能看的出来。因为他相信无论他对高顺如何,高顺都不可能背叛他。

虽说心里并不是很喜欢高顺的耿直,可是如今陈宫并不在身边,他唯一能够商量的也只有高顺了,所以沉默了一下之后,吕布就将白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哦?”听了吕布的叙述,高顺的目光瞬间锐利了起来。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要是有什么想法的话就赶紧说...”见高顺似乎有什么想法的样子,吕布有些不客气的道。

可是刘备对他是真的不错,也没什么特别亏待他的地方,真要是再这么干了,他的名声恐怕也就彻底臭了。

想到这里,吕布又有些犹豫起来。

“温侯可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就在吕布正为此而有些闹心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从旁边响起,吕布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是自己麾下的大将高顺。

要说吕布麾下有这么多的武将,更有如张辽这样后世非常有名的,可是在这个时期吕布麾下最著名的武将,其实还是要数高顺了。而高顺也是吕布麾下的头号部将,对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属,高顺有一个大部分的君主都无法忍耐的毛病,就是喜欢谏言。

当然,他平时其实也是如此的,毕竟武将出身的吕布,本来也不是那种喜欢弯弯绕的人。高顺平时在吕布身边久了,也习惯了,到是也不怎么建议,而是低头沉吟了一阵子后开口道。

“温侯,严青州此举,怕是想让温侯取刘玄德而代之啊...”

“这个我也知道,我是想知道其中的深意...”吕布毕竟不是弱智,虽说情商低了一些,可是既然能坐的上主簿的位置,至少也不会低于平均水平。当然清楚严绍在这里说这些话,目的是什么,他想要知道的是严绍究竟有什么图谋,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话。

“主公应该清楚,如今的徐州为刘备从陶恭祖手中接手过来的。陶恭祖逝去后,并没有将位置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而是交给了当时同样屯军小沛的刘玄德,理由一个是自己的两个儿子没有能力,二就是刘备乃是当世英雄,又是拯救了徐州的恩人。其他人看在这两个理由上,到是没有过于为难刘玄德...”

“而问题的关键,恰恰也出在徐州之战上。当初曹操领兵侵犯徐州,一块出兵的除了刘玄德之外,还有那严绍严复先,然而因为严绍势大,所以陶谦并没有让严绍在徐州停留太久,甚至就连本来已经承诺了的酬谢也一并取消了。严绍因此深恨之,故而发兵攻打徐州,那个时候的徐州刚刚经历战乱,根本没有能力抵御,被严绍抢走了一郡之地作为报酬,而陶谦本人却是全无办法。”

你说你要是一个文臣或者是谋士,喜欢谏言也就算了,可你明明是个武将也喜欢谏言,这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过高顺对吕布是真的忠心耿耿,所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吕布的统兵能力确实很强,本身也有着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能力,至少武力值在这个时代还是独一档的,即便是已经开始从巅峰期走下坡路了,也不是其他武将可以比肩。

可惜的是,有着这些优点的吕布,本身的性格却有着非常重大的缺陷。

所以面对着高顺的谏言,明明知道高顺对他忠心耿耿可是吕布最终还是没有听从。非但如此,反而对高顺有些隔阂,平日里高顺所统领的千余精锐,在不需要领并作战的时候也都是交给跟他有亲的魏续统领,只有需要作战的时候,才会将兵马交给高顺。

吕布对高顺这样,高顺对吕布依然忠心耿耿,由此可见这是多么一个难得的部下了。

也难怪在后世,尽管吕布的名声是毁誉参半的,可是对高顺的评价却很高,也有不少人对高顺十分喜爱,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