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书剑盛唐 > 第五百章 声望更上一层楼

第五百章 声望更上一层楼(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剩下的事情,就是屋子里那些人商议决定吧。谁被推出去当替罪羊,如何缓解于李诚的关系。还有就是钱庄的事情,最好提都不要提,也别惦记,李诚疯起来太吓人了。

都以为要出大事的时候,却看起来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长安城依旧平静,一直到三天后。

一份榜文贴遍长安,引起轰动。曲江之畔将兴起一座寒士馆,来京考科举的考生,可以用低价租到房间住下。寒士馆还设有藏书阁,免费借阅。长安城的房价太高了,房租太贵了,寒士馆的出现,如同久旱甘霖。

在京等候明年科举的寒士,无不激动的三呼万岁。寒士馆是李诚上奏的消息,传遍长安不说,同样传遍长安的还有那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诚的声望,又一次被拔高了。寒士馆有点廉租屋的意思,可惜,不能推广全民受益。

后来激烈的反扑,才算把这个准封建给干趴下了。房玄龄的立场很矛盾,他媳妇可是卢氏,身为宰相又必须全面综合考虑问题,为帝国的未来考虑。这个平衡点不好找,有时候房玄龄还真的是在受夹板气。

这些年,房玄龄越发的谨慎了,越发的低调了。归根结底还是李世民越来越强势,很难遏制他的一些想法了。今天的事情,发起人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愿意做个中人。目的自然是维持朝局的稳定,整个国家的稳定。

这些老家伙,没一个简单的,看问题都非常的长远,不敢说看一百年,二十年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二十年一代人啊。封建集权时代的特点,就是发展缓慢。所以朱元璋才会什么都要管啊,老百姓吃饭坐位子,都要管。

实际上呢?朱元璋没死多久,靖难开始了。朱元璋留下的政策,给后来的明朝皇帝和政府带来的无穷无尽的麻烦,一个又一个的顽疾,无法根治。

房玄龄很清楚所处的阶级都是一群什么货色,挖国家墙角这种事情,简直不要太熟练了。船舶司才开张几天啊?税收锐减,违禁走私横行。海贸带来的海量财富,迷了眼糊了心。

无数学子想当面向李诚道谢,但是他就消失了一般,谁都不知道李诚去哪了。

偏偏身为其中的一员,却不能改变什么,而且只能随大流。走出醉仙楼的时候,房玄龄甚至冒出一个念头,干脆海禁算了,一了百了。不过他也很明白,真要海禁,自己得被恨死。

不管怎么说,这回让皇帝和李诚联手,造成的破坏太大了。别的不说,船舶司怎么也得死几个人吧?恐怖不用等长安的御史到登州,船舶司人已经吊死了七八个了。

房玄龄想到这里,头疼欲裂,更让人担心的还是那个内阁制度啊。如果被李诚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笑呵呵的很开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帝强一点还好,怂一点就得被文臣架空。内阁不是军机处那种大杀器,唐朝也没什么理学。

毫无疑问,房玄龄的担心是多余的,李诚就没这个担心。说出来只是吓唬人的。感谢这个时代,没有理学,自然也不会出现房玄龄想象的那种高度集权的情况。

长孙无忌看看屋子里的一群人,同样没说话,转身走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这一次让他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是猪队友。褚遂良紧跟着也出来了,杨师道也没多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