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靠传承非遗爆红了 > 我靠传承非遗爆红了 第130节

我靠传承非遗爆红了 第130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嗷嗷,如果早点看直播间就好了,我们今天有历史考试题目出现战国时期折扇画,看来就是错的!】

【现在小孩子考试这么难了吗?】

【对啊,考的很刁钻……我看着都替我妹妹累。】

崔哲溪已经落后了两个步骤,他把蜡藏了起来,让他们好一顿找。

裴泽,“刚刚何之洲拿了一下,何之洲你记得放哪里了吗?”

“扇子的由来大家知道么?最开始是有障日引风的禽羽扇而成,那时候不叫扇子,叫“翣”,接着到了战国,有竹编扇,到了唐代,有仪仗扇子,宫廷权贵们使用的,用来拱托皇家气派,说明君权神授的至高无上。

在唐代的时候,扇子的制造陆续加入了美感元素,在这个时期呢,扇子不仅具备仪仗功能,文人也开始在扇子上画画作诗,寄托情思和抱负。并且这个时候,丝绢做成的丝绢团扇开始盛行。唐朝有许多名画叫做《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都有扇子出现,有兴趣可以搜一搜,他们的扇子是扛在肩上的,长长细细的扇柄,丝绢上画着花鸟图,还有张萱的《捣练图》,里面有一个拿着团扇山炉子的小女孩。

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可以在唐代的许多画作中看到扇子的身影,唐人对扇子是十分喜爱的。扇子从日用品部分转变为了艺术品,扇面艺术蔚然成风。

元代以后,在团扇上作画开始逐渐变少,更加轻便和价廉的折扇开始登上折扇艺术舞台。明清时期,折扇扇面画达到艺术顶峰。这就是扇子的历史啦。”——1

【太棒了,这怎么背下来的?】

何之洲上下找了找,“不在啊,我是拿了一下,然后又放在桌子上了。”

崔哲溪默不作声。

【yfd1号:别找了,直接问崔哲溪就行,他落后两步,应该就是他把蜡藏起来了。】

【别黑我们哥哥行不行?我们哥哥不可能……,我们哥哥是……】

崔哲溪粉丝:就痛苦,想不到理由。给他找不到理由。

【或许不是背下来的,是山山的知识储备吧。】

【如果是我老师讲课,我肯定要睡着。但结合做扇子的道具,身临其境,就超级很有意思。】

【嘿嘿,我们语文老师说下周带我们去制扇厂,学习历史文化。严重怀疑他是不是看了山山的直播间?(周五了我放学了,不要骂我不学习了!)】

【哈哈哈,山山的直播间自带监督小朋友学习功能。】

【我去搜了图,放在超话啦,我们古代的扇子太精美了,唐代的团扇最精美,明清时期的折扇最风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