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十九章 西亚(1)

第十九章 西亚(1)(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按照中国和犹太人之间的协议,犹太人必须放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建国策略。理由很简单,在耶路撒冷见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耶路撒冷这地方太敏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和这里有纠缠不清的关系,一旦犹太人在这建都,必然会引起多方面的矛盾,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中国政府建议犹太人把建都点放在特拉维夫,犹太人和中国政府达成了妥协,同意了中国的建议,并同意中国的要求,在大战结束后才宣布正式建国,现在只是在特拉维夫一带经营自己的势力。

犹太人以协约国国际同盟军的名义驻扎在特拉维夫一带,这一带原本的土耳其的殖民地,特谴队这一路上并没有遇上太多的阻拦。犹太人首先以建设军事基地为理由,把驻扎在特拉维夫一带的愿住民驱赶走,然后开始大兴土木。而这时候沈阳却收到了来自远征军总部的命令,沈阳立刻率部前往摩苏尔,并要求犹太人抽调出一个师的兵力,配合沈阳的行动。

土耳其和德军方面催的急,可中国远征军并不着急,不过官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什么沙漠道路艰难啊,什么我军水土不服啊,什么我军后勤给养跟进困难啊,什么运输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浪等等,总之能找的借口都找出来了。一句话,我们就是走不快。

远征军总司令陈玉成出来的时候,统帅部可是找陈玉成去谈话了,我军是到西亚争地盘的,不是去拼命的,现在还不是拼命的时候,只要俄军不打到土耳其的老窝,中国远征军就尽量避免和俄军的正面接触,要打俄国,还用的上大老远坐船到西亚吗?直接从远东杀过去好了,弄那么些麻烦事做什么?

其实土耳其方面也知道中国军队的用意,但这表面上还是要催一催的,中国军队来了当然是好事,不论怎么说,对土耳其都是件好事,中国军队总不至于见土耳其被战败而坐视不理吧,有了中国军队在边上,这对土耳其军队前方的士气就是个巨大的鼓励。指望中国军队立刻和俄军交战,这是不现实的,但一旦土军陷入困境,中国军队是肯定要援手的。当然中国到西亚来抢地盘,做的确实不厚道,不过现在土耳其也顾不上了,只要是中国军队所到之处,土耳其当地的原控制者,都自觉的离开,不离开也会被中国军队请离开,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中国军队进驻巴格达后,立刻开始培植亲中国的势力,拉拢收买当地有影响的势力,对不合作者也不动他,只是培养他的对手来收拾他,阿拉伯人民的内部矛盾,中国人不插手,土耳其人中不好意思在中国军队占领的地盘内说三道四吧?

中国军队在巴格达一呆就是一个月,不但不立刻增援土耳其,反而派出一支特谴队,由两万人的志愿军和5万人的犹太人复国军组成,朝耶路撒冷方向杀去。对于中国军队的这一举动,中国政府对外的解释是,我们要西进,要切断苏伊士运河。至于苏伊士运河上有英国人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驻扎着10万重兵这一点,中国政府完全当着看见。

好个特谴队,居然集中了1500多辆汽车,还给犹太人的军队安了个响亮的名字---国际同盟军。不过这犹太人的军队确实是来自世界各地,这点倒没乱说。为了完成复国大业,犹太人可是下了血本的,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组织,纷纷捐款捐物,在中国大肆购买军火和汽车,上千年没有国家的历史是犹太人最痛苦的历史,当自己的国家可能成为一个现实时,他们自然的罄尽全力。

3月初,俄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再加上英法两国在物资上的补充,对土耳其又发起了信贷攻势,在俄国人看来,中国军队并没有准备好和俄国作战,至少在近东是这样一个状态。俄军集中30万大军,1600门大炮,朝土耳其的纵深开始推进,3月10日,俄军击溃重新组建的土耳其第三集团军,歼灭土军3万人,直逼土耳其东部重镇,埃拉泽。

这样一来,土耳其方面就再也抗不住了,连德军都急了,紧急要求中国远征军立刻增援埃拉泽。这时候中国远征军占地盘的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正好有一个步兵师在摩苏尔一带活动,鉴于目前紧急的局势,真要的土耳其人被打跨了,中国就得自己去抗了。

中国三军统帅部在斟酌全局后,立刻电令陈玉成,火速派一部前往埃拉泽,配合土军防御,同时要求远征军尽快完成集结,力求在6月份把俄军打回其境内,我军更好的在中东抢占地盘增加筹码。

耶路撒冷,当特谴队穿过荒凉的沙漠,耶路撒冷出现在眼前时,犹太人的复国军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这就是犹太人的圣地,这就是犹太人曾经的故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