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国大厦

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国大厦(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今天严光来上海,却不是为了经济上的事情…

虽然西园寺公望下台了,不过原敬的上台对严光而言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虽说因为东京使馆的事情,短时间内想同日本政府缓和关系显然是不太可能了,但这也不代表严光就希望新上台的日本内阁是陆军那些“马粪”们组成的——————虽说目前的中国已经完全不需要顾虑来自日本的威胁,但是外部压力越小,严光也就能抽出更多的资源来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说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有就是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虽说在十月革命后,国社政府在俄国人的身上狠狠的割下了一块肉,尤其是失去中亚这么一座粮仓,对俄国人而言更是沉重的打击。但是在苏联政府成立后,凭借着广戎的领土和较大的人口,俄国人还是恢复了一定实力。

虽然在现在的中国面前,这些恢复还是有些不够看,不过根据军情局的预测,到了1924年俄国人的钢铁产量很有可能就会恢复到一百万吨,而到了30年前就有可能恢复到站前的地步。

但是托多活了一年多的福,没有像另一个时空一样因为“宫中某重大事件”而郁郁而死的山县有朋,依然是日本国内最具权势的元老。因此这时的山县有朋,依然在事实上掌握着首相的任命权。

在最开始的时候,已经自知没几年好活的山县有朋,还想着在惨案结束后继续支持西园寺公望——————反正他也快差不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但是在宣布下台并解散内阁的前夕,西园寺却说服了山县有朋,并推荐原敬出任首相。原敬立即开始接近事实上掌握着首相任命权的山县有朋,就当时政局交换意见。

山县有朋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度,在很多问题上对第一大党政友会采取了合作的姿态。

山县经过不断与原敬交换意见,逐渐对他的人品、实力给予很高评价。据《原敬日记》记载,山县曾对西园寺谈称:“原敬和我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只不过原敬要争取政党中大多数赞同,并要改良政党,我反对他这种作法。分歧仅此一点而已。”山县认识到在藩阀官僚势力中没有能顺应时代的人物,最终接受了西园寺的意见,同意由原敬担任首相。

为此国社政府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的军费调拨给陆军,用以增强陆军本来就已经很强的火力,这也是严光愿意签下《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只要签下条约,国社政府也就能调集更多的资源去对付俄国人。

不过现在…

“现在,我先要忙其他的事情啊…”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严光已经乘坐着轮船,在几艘巡洋舰的护卫下抵达了上海。

上海,这个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终于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

此时的时局令山县担心,国内要求实现普选制的民众运动以及民主主义思潮高涨。国际上则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激烈变化,美国开始抬头,俄国爆发革命成立了布尔什维克政府,还有重新强大起来的中国高涨的民族主义,冷彻的山县不得不认识到藩阀官僚政治家已无法担当应对时代的重任。

于是在西园寺下台前,下一任的继任者就已经在山县有朋的宅邸中被确认了下来…

同样,原敬的继任也代表着西园寺虽然下台,却并没有完全的退出日本政界,因为世人都很清楚原敬和西园寺公望的亲密关系。

甚至于,如果哪一天原敬突然遭遇意外的话,再一次继任的人很有可能会是因为东京惨案而下台的西园寺公望,毕竟西园寺在政友会中也算是领头人物,影响力绝不是原敬所能比拟…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