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六十章 协约国观察团

第二百六十章 协约国观察团(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日本,重炮口径最大的是仿制自意大利的280mm榴弹炮,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此炮无论是在日军占领旅顺要塞203高地,还是摧毁港内俄舰上,都起到了决定xing的作用。不过这种榴弹炮用的是青铜制炮身,而且设计年代太久,所以在xing能上有很大的缺陷。到如今已经不怎么实用了,也正因为这样,日本人才会设计了明治45年式240mm重型榴弹炮。

然而就在观察团的人准备向领事馆递jiao报告然后返回上海,享受“文明”生活的时候,由国社军控制的川滇两省却宣告独立,并且派出了数万部队进行北伐。

对国社军的实力,最了解的就是英国人和德国人,毕竟国社军拥有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是由英国人和德国人提供的,仅有少部分是法国、比利时和美国货。所以当川滇两省宣布独立时,原本准备乘船返回上海的观察团被告知要在湖北多停留一段时间,对宣布北伐的国社军也进行一定的观察。

对领事馆的决定,观察团的军官们虽多有咒骂,但最后也不得不点头认命,毕竟他们全都是上海总领事馆的随员。

随后这些外军的观察团成员到是没有直接就奔赴战场,毕竟他们都已经收到了领事馆传过来的资料,对宣布北伐的国社军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就在他们做好准备,准备到前线去的时候,最远的巴东却已经失守。

当时他们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巴东那里只有两个团的北洋军而已,剩下的那个鄂军师恐怕连三流都算不上。何况当时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那个鄂军的师长马邦德临阵脱逃的话,国社军也未必就能赢的这么轻松。

不过英国人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将袁世凯拉拢到自己这边来,毕竟北洋军的战斗力也是一件值得考量的问题。要知道在历史上中**队可并没有给英国人留下太好的印象,万一要是中**队的素质太低,那将他们带到欧洲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协约国才会派了一支观察团到中国来,想要考察一下中**队的作战实力如何,如果实在是不看使用的话,那就让中国作为不出兵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为协约国提供资源或人力上的助力。

说实在的,在协约国的外军观察团融入北洋军后,这些协约国的军官们对北洋军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在协约**官们看来,北洋军的实力虽然不如欧洲军队,但至少已经比殖民地军队强上许多,硬要说的话在实力上甚至已经接近欧洲二流军队的水平。

唯一让人可惜的是,这种接近欧洲二流水平的军队在中国很少,只有十万左右的样子。那些三流或者是不入流的军队到是有很多,大概在一百万左右,当然,这是指全中国的军队…

只不过等到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国社军却已经打到了潜江…

除了潜江外,剩下的汉阳、汉口乃至前一段时间的武昌战役都给了这些外军观察团的成员很深的印象。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社军强大的火力,而且这种强大火力不但是重装备上的,同时也是单兵装备上的。

“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国社军的单兵素质并不如北洋军,但也接近了欧洲二流水平。不过在火力上,这支中**队却是绝对的欧洲标准,尤其是单兵火力上更是远超欧洲水平…”

这些协约国观察员怎么也想不到,在亚洲,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居然可以看到上千men火炮对轰的场面。尤其是日本的观察员,最受震撼的就是日本观察员,因为在国社军的炮兵部队中,120mm和150mm口径的重炮绝对不再少数,哪怕是210mm的重型榴弹炮居然也有二三十men的样子,要知道现在的日本陆军也不过只有十多men240mm重型榴弹炮罢了。(明治四十五年也就是1912年,到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时,日本进攻青岛要塞也只不过是派野战重炮第二联队携带12men240mm重型榴弹炮参战,可以想象这种重炮在日本的数量有多稀少,不过这也和日本更重视海军,导致陆军火力装备差有关。)

在观察过二次**中北洋军对北伐军的作战后,观察团的成员甚至已经做好了报告。

“建议对中国进行一定军事援助,欧战爆发时或可以提供五十万军队支援…”

在观察团的成员们看来,既然北洋可以训练出十万接近欧洲二流水平的军队,那么只要提供一定援助,想要再训练出五十万并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北洋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基础。txt电子书下载**

至于当时北洋军所要面对的国民党北伐军?在观察团的人看来,除了南京的第八师或许能够和北洋军匹敌外,剩下的全部都只是一些比殖民地军稍强一些的三流军队罢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观察团的观点,除了南京战役北洋军耗费了一定时间外,其他地区的战役都打的犹如摧枯拉朽。不少地方的北伐军都只坚持了不几天的时间,冷遹部的第九师更是在北上的当天就被打了回去,最后不得不在第八师骑兵团的掩护下撤回南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