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与之相比呢,陆战就要简单多了。

虽说如果是在野外的话,坦克在地面上形势的确是会带来相同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坦克似乎还没有行进中射击的能力。只能是停下后再进行射击,如此一来,在作战距离跟稳定性都比较强的情况下,坦克绝对要比军舰的准确度更高…

只是,协调性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

坦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投入战场后,各国技术人员对此种新兵器加以修改以达到前线人员的需求,其中以雷诺ft-17安装在车体上方的36o度回转炮塔设计被认定为最有效率的坦克火力配置。也因为如此此种设计获得各国大量采用。

“不过,说不定错误的是我们也说不定…”端起了杯子。还没等喝上一口,一直都没有说过话的吴佩孚突然开口道。

“哦?”听到吴佩孚这么说。其他人都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与此同时,吴佩孚则是在沉吟了一番后开口道。“我们之所以觉得多炮塔坦克没有价值,就是因为如此大体积的坦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拥有足够强悍的作战能力,比如说机动性,为了维持这么大的体积,那么机动性就必定会被削弱,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强动力系统的方式,问题是以目前的技术,是没有办法满足这个需求的。换句话说,在我们选择了这个体积的情况下,基本上也就等于是令这种坦克抛弃了机动性。而且这还是在削弱了装甲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了哪怕只是二三式坦克的装甲厚度,眼下这个多炮塔坦克的重量恐怕都不会只有这么一点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炮塔的协调性,毕竟是五个炮塔那么多,这五个炮塔如何才能协调着作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坦克与军舰不同,或许坦克的速度未必会比军舰快,但是就机动性而言的话,却要比军舰强上许多,规避能力也要强上许多。我并不是海军将领,但是对于海战多少也算是有些了解,在大规模的海战当中,一百发炮弹能有三两发明中的了目标的话,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庆幸的一件事了。可是陆战呢…”

听到吴佩孚的话,在场众人忍不住沉思了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期间,各*事研究者对于坦克的使用方式仍然没有统一定论,但当时主流意见认为堑壕战在下一次战争中仍然是战争的主要模式。作为突破壕沟的坦克,势必需要复数以上的火力发挥能量,在突破壕沟之后可以进行周边扫荡的破坏力,因此必须在坦克上安装复数以上的炮塔。

此种构想在一战末期其实已经出现,成品为法国的2c重型坦克,由于战争结束因此没有量产。同样的概念于英国的参谋本部在192o年代初期再次提出,而英国的维克斯公司按照此概念于1925年制造出了维克斯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设计目的乃作为突破壕沟的坦克。独立式重型坦克除了车体中央的炮塔以外还安装了4座机枪炮塔,此种设计震撼了各国的坦克制造业。

机动性的问题不用多说,如此大的体积,想要驱动这种体积的坦克,就需要动力系统足够强劲才行。问题在于,当前的技术能力,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如此程度的发动机的。

何况吴佩孚也说了,这还是在装甲厚度较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装甲的厚度达到了二三式坦克的程度,那么后果都有可能会是不堪设想的那一种——————或许四五十吨的重量,就会变成六七十吨了。

还有火力的问题,炮塔多了的确是很酷的一件事,但是究竟该如何协调这五个炮塔恐怕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而且前面也说了,陆战毕竟不同于海战。海战的话,一百发炮弹能有三两发明中已经是非常喜人的了。可是对于陆军来说却不能如此。毕竟一辆坦克上面也没装多少的炮弹,真要是一百发只能明中三两发的话,恐怕还没等消灭几个敌人呢,炮弹就已经打没了。

当然,这似乎也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毕竟海战之间的间隔距离是要比陆战远上很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军舰是在起伏不定的大海之上进行作战的,换句话说,军舰上的舰炮也一样是在起伏不定的情况下开火。更重要的是,开火之后,因为后坐力的关系。军舰本身会不断的晃动,这又极大的影响了军舰火力系统的精确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