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国相 > 第285章 情报

第285章 情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是苦了国子监刻坊的那帮人,这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他们亦是加班加点地印刷着。幸好是在这种超级大作坊,一般的作坊根本无法应付这种超级大订单。

尽管如此,市场一直处于饥渴状态。不仅是士子想一睹为快,很多官员亦对这刊物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时间可谓是洛阳纸贵。

实质上,由于国子监刻坊短期对纸张的急促需求,确实是造成京城的纸张的供应紧张,从而纸张的价格上涨了一成。

大家深读之后发现,这本刊物不仅是诗,还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亦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分析文章,更是点评当今政事的策论。

有人在讨论那首诗,有人在评论徐渭的《论漕弊》,亦有人在谈论《宗伯捉鬼》等。似乎在一夜间,没看过《谈古论今》的人,就落伍了一般。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句诗虽然是狂妄,但亦算是一个实情。确实是太过久远,从而失去了新鲜之感,如知心的伙伴般,倒出了他们的小心思。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若说前面是知心的伙伴的话语,那就句无疑像是师长所发,充满着勉励之意。李杜太遥远了,而江山总有才人辈出……你们可能就是那一个人。

我?是我?下一个李杜会是我吗?

北镇抚司,正堂的烛火显得躁动而阴沉。

很多性情高傲的书生,心里莫不是在呐喊着。

不得不说,文无第一是很有道理的。哪怕没有任何功名的书生看到,亦是感动得流泪,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引领风骚数百年的惊世之才。

特别这首诗,还出自于翰林院,简直是金玉良言,这时代必定会有惊世之才出现。

正是如此,几乎所有读书人翻开第一页之时,就已经决定要买下这份刊物。单是冲着这首诗,冲着身体跟这首诗产生共鸣,他们就有一百个理由选择买下。

仅是一天的功夫,《谈古论今》就风靡京城,上至阁老,下至走卒,都知道了这份刊物。而《谈古论今》更是一书难求,很多书铺都只能挂出“告罄”的牌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